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怎样运用气功疗法调治重症肌无力?

[复制链接]
simpler 发表于 2010-2-5 21: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基本功法

  (1)益气内养功

  ①仰卧位:周身要自然放松,姿势调整后即练调息,用顺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自然隆起,呼气时凹下,呼气之末停顿片刻,再做下一次的吸气。在这个停顿期间,做抬舌、默念、落舌三个过程。抬舌即将舌尖紧抵上腭;默念诱导“入静养气”之词;落舌即将舌尖轻轻放下。呼吸停顿间隙2~3秒钟即可,此时默念“气壮”或“内气壮”等词,以约每秒钟一个字的慢速默念。练一段时间后,停顿间隙可逐渐延长至5~7秒钟。默念词也可随之改为5~7个字,如“入静内气壮”、“入静丹田内气壮”等,“入静气壮”练成,丹田气壮,自觉周身气机强,四肢力增,每次练30分钟左右。

  ②待“入静气壮”练成后,呼气时以意导气从丹田部向萎软的下部(肢),并体会气在肢体内流动的感觉;练至呼气时自觉萎软的肢体内气血流动明显,肢体发胀感时,应注意每次呼气时用力松动肢体。每次练30分钟左右。

  (2)痿证导引功。

  ①端正地靠墙站立,放松。闭气不息,静心存想,用意念把内气从头引导到脚。

  ②站定,两足趾上仰,呼吸5次。

  ③背靠墙,端正站立,舒展两脚和足趾,入静,以意引导气从头下达两足趾及脚心,做21次,候足心有气感为止。

  ④背靠墙站立,闭气不息,至极限时慢慢吐出,以意引气从口至头,做3息。

  ⑤站立,一足踏地不动,另一足向外侧转90度,如丁字样,转身或斜势。两手相合尽量跟着转动,左右交替,各14次。

  辅助功法

  (1)脾胃虚寒者,宜加练服黄气功。

  功法:静坐,自然呼吸,排除杂念。先叩齿36次,以舌搅津液,分3次咽下,送入脐上中脘处。再意想黄气,以鼻吸之满口;呼气时用意念将黄气慢慢送入中脘,再使其布散于四肢,如此100次。

  (2)肝肾亏虚者,宜加练服黑气功。

  功法:站立、坐位或卧位,全身放松,排除杂念,舌抵上腭。先叩齿36次,舌搅津液于口内,并将津液分3次咽下,意念随之,送入丹田。再意想黑气,吸气时,以鼻吸气,令之满口;呼气时慢慢将黑气送至两肾,再入丹田,做6~12次。然后还原至预备式,收功。

[1] 2 3 下一页


  (3)待肢体功能活动时,宜加练导引按摩调气功,功法如下:

  ①推前额:两手食、中、无名指并拢,用指面从两眉中点向前发际直推24~50次;然后再自前额中点两侧分推24~50次。用匀细长呼吸,呼气时用力推,吸气时略轻,注意手下之气感。

  ②揉按太阳:以两手中指按眉后陷凹处,向耳后方向旋揉24~50次。意念与呼吸同上。

  ③浴面:两手掌从额上向两侧,再向下搓摩,然后从鼻两侧反转向上按摩24~50次。自然呼吸,意注两手掌下。

  ④梳发:两手五指自然分开微屈,象梳发样从前向后顺理梳发24~50次,意注手下,舌抵上腭,自然呼吸。

  ⑤扫散点揉:两手四指微屈并拢,用指尖在耳上头之侧面,从额角顺胆经向脑后扫散摩擦。意注掌下,用匀长呼吸,呼气时向脑后扫5~10次,吸气时暂停,共做7~10息,然后点揉角孙、颔厌穴数次。

  ⑥搓摩脑后:两手十字交叉,以掌根抱住枕骨下部,从上向后下方搓摩。意注掌下,呼气时,搓摩5~10次,吸气时暂停,共做7~10息。

  ⑦疏导风池:以两手拇指按风池穴,吸气时轻揉5次,共14息。然后以两手拇、食、中指捏挤轻轻叩击此穴30次。

  ⑧推导天柱:头微低,呼气时用右手或左手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指腹在项后正中从上向下推7次,吸气时暂停,共做8息。

  ⑨推导血浪:右手四指并拢,用指腹推导颈侧血浪部。呼气时,先在颈部左侧(男先推左侧,女先推右侧),从颌下顺胸锁乳突肌推抹至锁骨处,吸气对暂停。然后推右侧。

  ?10?捶击肩臂:先以左手虚握拳,从右肩外侧击至手腕3~5遍;再以同法从上至下捶击上肢内侧,前侧各3~5遍。然后,用右手以同法捶击左上肢内侧、外侧、前侧各3~5遍。

  ?11?推导理气:呼气时,以右手掌自胸部中线向左推5~10次;吸气时暂停,共10息。再以左手掌自胸部中线向右推10息,意随手动。

  ?12?摩胁降气:呼气时以两手掌从两胁下,搓摩至腹侧5~10次。

  ?13?揉腹:以右手放于中脘穴处。自右向左旋揉36次,再自左向右旋揉36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14?分腹:以两手四指或全掌在腹部中线自剑突向耻骨联合推36次。再从剑突斜下向两侧推36次。

  ?15?捶腰骶:以双手握拳,交互捶击腰部两侧肾区以及骶部,共36次。

  ?16?两手掌搓热,自上而下搓摩腰部两肾区至温热为止。

  ?17?推摩上肢:坐位,右手仰掌放于右腿上,以左手掌从右肩内侧顺手三阴经向下推摩至手掌;然后右手俯掌,左手掌转摩至右手背,顺手三阳经推摩至肩部,共7次。

  ?18?推摩下肢:坐于床上,左手放于右腿根前面,右手在右腿根外、后侧、顺足三阳经向下推摩至足部;然后两手反转向足内侧,顺足三阴经推摩至大腿根部。

上一页 1 2 [3]

auhgnahz 发表于 2015-4-16 13: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坐等楼主现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