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作者姓名:李文治
' x% t1 H$ F/ @8 F7 z 作者单位:石家庄市长安区方北路剑桥春雨
( ~, a3 e! m; C- H3 @) X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真是说绝了。也许是我有过两年的“抽丝”经历,体会自然刻深。& n& d" g+ U6 U* B( N3 M5 F& D
1 ?( m+ |5 f, b$ k
那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一个春天,我逐渐感到胸部胀满不适,饭量日益减少,口干、口苦,夜不能寐,体乏神怠,力难从心......1.81米的身躯,上秤才勉强打起59公斤的砝码。一纸胃镜报告书和病理化验单,宣告我得了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某大医院的门诊手册封二上赫然印着这是“胃癌前期病变”!“真恨人死得慢!竟印到这上面。”我曾愤然抱怨。病讯像愁云惨雾笼罩了我的家庭:慈母悲叹,爱妻垂泪,两个儿子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说话的声调也至少降低了8度。同事、亲朋闻讯纷纷前来探视,有的荐医、有的劝慰。我知道,自然规律是无情的,忧也无用,悲亦徒劳。只有振作精神,配合医生,坚持诊治,与病魔抗争!仅此上策,别无他择。于是,我下定决心:慢性病慢慢治。
4 `6 q, m8 B! h! m$ |$ |6 E6 v2 S" {7 `* D7 P6 ^
初夏,我开始看病了。 我自幼惧怕打针输液,且崇尚杏林之术。经过咨询考察,决定求治于中医药。某医院有一中医专家,主持研究治疗此病多年,且已取得显著成果。但此人年事已高,且兼职甚多,一周只有两个半天出门诊,每次仅挂专家号25个。要挂他的号,得从头天晚上6点就在挂号处窗口外排队,捱到次日早8时,侥幸时才能挂到。14个小时长夜难熬,开始,妻、儿自告奋勇为我代劳,但长子工作劳累,小儿上学路遥,做母亲的怜爱二子,妻子就独担挂号重任。经专家为我开过两个处方之后,我终于不忍再让妻子为我去“守夜”了。于是改挂普通号,随到随挂随就诊,倒也轻松了不少。这里的消化科有两位主治医师应诊:一苏一李,苏大夫身材魁梧,眉目清秀;李大夫笑容可掬,亲切宜人,都有50多岁,俨然两尊呵护神,病魔一定会被他们驱走的。但时隔不久,这两位到病房里去了,换来了一位“女菩萨”,从她那潇洒、秀美的处方签名上知道了她姓宋。宋大夫一个人顶着消化科的门诊,虽有几个实习医生代为其问病、抄方、做助手,但她还要像走马灯似的逐个光顾四五个诊脉台,为众多候诊患者把脉、处方,忙得不亦乐乎。对于患者的提问,难怪她芳口难开。但她总会报以淡淡的一笑,且满有把握地叮嘱一句:“坚持吃药,病会好的!”
$ w) O- R2 ?1 d# d
( ?- J& ^9 q3 p" a4 a; { 自我治病始,我家又增加了一项日常工作——煎中药,一天一副。开始我煎,后来,妻子、儿子齐上阵。晚上谁先到家,进门第一件事就是在煎药锅里泡上一副药。待晚饭之后,苦涩的中草药气味就开始在屋里弥散起来,每天要煎一个小时的药,四口之家一罐液化气有时烧不了半个月。就这样,一天一大碗黑褐色的药汤和6颗大蜜药丸,伴我走过了一个夏秋又一个冬春。即便春节放假,医生“特赦”可以停药三天,我也不曾间断服用;就连在单位值夜班,我也主动调到相近的周六,为了第二天早上能回家去喝那头天晚上剩下的半碗苦汁......
7 V+ P: P# s0 {- a7 e' H: p9 ?! s* r5 d$ `! M c
此外,我还谢绝了领导和同事们的照顾,不休假、不住院,坚持每天上下班骑自行车100分钟的强制运动,28吋的自行车蹬着费力,就换辆26吋的轻便车......还有,就是遵照医生的嘱咐在饮食上的调理,那又是妻子的苦心经营了。
+ c$ o* U0 }5 J j7 R( L2 V4 k6 D% j! }" w* s
又到夏天了,我的病症基本上都已消失。一天,宋大夫一番望闻问切之后说:“复查一个胃镜吧。”几天后,胃镜报告书和病理化验单表明,我胃中那些中度萎缩的粘膜已经全部“复苏”了,只是还有一些浅表性胃炎。我喜形于色地向宋大夫出示了复查结果,她看后,还是淡淡地一笑说:“诚则灵吆!”我又想起了她常说的那句话:“坚持吃药,病会好的!”
+ m3 k! ^ A" ]- k" D# h. k8 t7 M
: [" B6 Y6 w; U3 j6 F% r 我和胃癌的距离又拉远了,欢乐的气氛回到了我的家里。我继续“抽丝”一年以后,终于盼到了“丝尽”之日——宋大夫宣告我的胃彻底痊愈了。然后,她又亦庄亦谐地说:“你会长寿的——我预言。”见我疑惑不解,她又说:“你吃了那么多中草药,那些草木,大多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山林旷野之中,采日月精华,受雨露滋养,得沃土培育,它们的枝叶花果根茎籽皮等,富含各种营养成分,对人体多有裨益,除祛病扶正之外,尚可使人延年益寿。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中医药之所以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方面......"
5 s/ l' ]# I% V
# X: U. A; _. h+ {1 U 二十多年恍如一瞬, 如今我已74岁。身体健康,无重大慢性疾病,体检各项指标完全正常,日常还在用电脑写作,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生活愉悦,家庭幸福。我感谢中医药这个中华瑰宝和为之奋斗不懈的白衣天使们,也期盼着宋大夫当年给我的预言成真。
5 a" x: c" d5 q5 |!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