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忆_伊人 于 2015-1-21 08:32 编辑
村医,亿万农村乡民健康的“守护人”,如今也终得“守护”。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通过《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提高乡村医生收入和养老待遇等方方面面。
目前,在乡村处于人口、资源等净流出的大背景下,村医群体的新生代也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近几年新医改虽然让村医收入趋稳,少部分村医甚至有所提高,但与原来有卖药收入相比,大部分村医收入比原来少了一大截,甚至不如外出务工。被寄予厚望的大学生村医人心不稳,一些人甚至一有机会就想走,因为在农村工作不仅收入低,业务发展空间小,生活也很枯燥,对年轻人毫无吸引力。各种调查数据显示,近10年来新从事乡村医生的年轻人数量明显下降。没人愿意当村医,是乡村医疗发展面临的现实窘境。而今,国家终于制定政策,一系列的措施为村医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村医已经不再单纯地姓“村”。
农村需要的是优质高效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而不是苦情奉献、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无奈坚守者。农村要获得便捷、安全、持久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必须解决当前困扰村医的收入、待遇等问题,让他们职业发展有空间、生活有奔头,舍此别无他途。政策的出台,是利好,政策的落实,更关键。只有让他们获得有尊严的收入,化解他们的风险,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成就他们的梦想,如此他们才能留得住、深扎根。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村医这个群体,媒体给他们贴的标签常常是“坚守几十年”“默默付出”“无人接替”等。如今,伴随政策的出台,让村医回归价值轨道,顺利实现职业化转变,终于成为能被国家守护之人。这颗“定心丸”定住了村医,更定住了几亿农民的健康。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网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