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忆_伊人 于 2015-2-25 09:29 编辑
今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发展报告》,从今年起,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正式启航。这意味着医学生将与毕业后不会看病的尴尬情况告别,真正由“学有所成”到“学以致用”。报告的发布在我国医学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长期以来,医学毕业生不会看病是我国一个普遍现象。一名医学院5年制本科生,毕业前有1年在医院实习。但是,这种实习只是在各个科室轮转,而不是学习如何看病。到了研究生阶段,在医院实习半年左右,毕业后依然无法独立看病。虽有经纶满腹,却是无从下手,毕业常常就是失业的开始。这种弊端也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医生的紧缺。与发达国家医生相比,我国医生成熟期平均晚10年以上。在国际上,临床医师的培养必须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三个阶段。毕业后医学教育包括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毕业生成为合格的临床医师之前,都必须接受住院医师培训,有的还要进一步接受专科医师培训。照此模式培育出的医学毕业生,不论在大医院还是小医院,都是水平相当的医生,都是学有所成且可用的合格医生,而不是只懂理论不懂实践的医学生,这才是根本。
所幸,国家已开始行动。今后,我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主要采用“5+3”模式。“5”指的是医学类专业本科生,需要完成5年医学院校的教育;“3”是指医学毕业生以住院医师的身份,在认定的培训基地(医院),接受3年的医疗实践训练,着重培养临床诊疗能力。培训结业考核通过后,颁发全国统一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取得培训合格证将作为执业注册和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条件。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技教育司司长秦怀金说:“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目的是培养能看病、会看病的‘标准化医生’,解决我国临床医师水平高低悬殊问题。”
让我们为这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鼓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网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