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多数的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医院给孩子开药,药单上常常出现“半片”和“四分之一片”的剂量,可从药房拿到的药却是成片的,服用时只能用手掰。如果药片手掰不了,就磨成粉末,用温水溶解后,根据刻度分给孩子服用。笔者至今仍记得当初因为工具缺乏,磨药粉的为难。如果能有“儿童装”的药品剂量,这一切不必要的麻烦都可以避免。
而且,我国每年发生的众多药品不良反应和药害事件中,儿童往往是受害群体之一。究其原因,除了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外,根本原因还在于药品缺乏儿童型,药品使用不规范所致。一方面,成人药品和儿童药品存在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型号还是剂量,混用可能造成危害;另一方面,“用药靠手掰”的操作本身不科学和规范。当初笔者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磨好药粉,耐心尽失,完全是凭感觉给孩子取了医生所说的剂量让孩子吃,多点少点,不以为然。现在看起来,这种凭手感的做法,竟然暗藏着如此之大的隐患,真不知是应该为自己的无知而脸红,还是为吃药凭感觉的侥幸暗自叹惜。早前笔者也曾关注过药品的儿童装剂量,同时,笔者更注意到有不少的一线大夫有同样的呼声,他们的呼声比作为家长的笔者更真切,更急迫。
此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忽略,由于药品缺乏儿童剂量,不可必免的便是浪费现象严重。以注射类药物为例,因为只有成年人剂型,儿童在使用的时候,只能使用其一半或者是几分之一。而这类注射类药品,一旦打开,就不宜继续保存,剩下的药品只能当垃圾丢掉,这不但造成了药品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加重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浪费粮食可耻,浪费药品亦不光荣。
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的专家指出,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人,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30%-40%,当危害以数字的方式呈现时,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群体,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虽然,药品的“儿童装”剂量已经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而且这一问题几乎年年都提,但遗憾的是政策层面更多地停留在了口头上。然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重视、解决,千呼万唤又怕什么,我们会一直坚持自己的呼声。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网站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