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医药大家谈] 【第144期】用药三大误区不可不知

[复制链接]
忆_伊人 发表于 2015-6-10 09: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寻医、用药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笔者曾为大家介绍过寻医的学问,今儿再为大家说说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误区,以便诸位知晓。

    误区之一降脂类药物重复使用。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普遍,笔者的婆婆就是一个代表。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一天三顿,饭前饭后,足足有十几种药。刚开始笔者颇为疑惑不解,真有必要吃这么多的药吗?细问之下才知道,婆婆在不同的地方看病后拿到不同的药物,由于药名不同,她又不了解,不能做筛选,因此就一股脑儿全服下。笔者实在看不下去,便去找药师详加询问,经过药师精心梳理之后发现,药单上不仅存在重复用药,而且叠加后的药量可能会令药品副作用更加明显,长期服用十分危险。

    误区之二自行买药往往适得其反。据有经验的一线药师介绍,一些自认为“久病成医”的老病号往往为求方便,自己猜测病症,去药店自行买药服用,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药师说,曾有一位老年患者到用药中心咨询,他无意间看到自己最近脚踝水肿,因此怀疑肾脏出了问题,希望吃些六味地黄丸来缓解症状。听到水肿的症状,接诊的药师再次翻看了患者此前的用药记录,发现这位患者为了治疗高血压,已经连续五年服用硝苯地平,很可能是出现了不良反应导致水肿。经过高血压科医生为其更改了降压药,水肿的情况很快消失,有效地避免了病急乱用药。在这里笔者也提醒一下诸位,有病了一定要找大夫看,不能自己随便买点药就吃,岂知这种情况暗藏隐患!

    误区之三问药之时心浮气躁。由于在就医过程中等待时间过长、交流沟通不及时等情况,药师往往成为不少患者发泄的出口。药师们当然会耐心细致地解释,避免患者一再积压的怒气突然爆发,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但如此状态下,问药的效果肯定会受影响。笔者也想对诸位说,多做换位思考,尽量保持冷静、克制。多一点信息的收集便多一份治愈的希望。

    我们也希望各医院能从咨询流程、咨询用语、咨询答案等方面,有统一标准。同时,如果能将住院病人的出院带药咨询纳入工作范畴,扩大咨询中心的服务对象,提升公众对安全、合理用药的关注及用药咨询意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任何网站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