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肛肠疾病] 中医中药对便秘是如何治疗的?

[复制链接]
iibb 发表于 2010-2-5 2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中药治疗便秘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中医的辨证论治来治疗。

  ①津液不足:患者因产后血虚、老年阴虚、出汗过、肠胃积热、小便过多而伤阴耗液。或嗜食膏梁厚味、辛辣刺激食物,使积热而伤津液。

  症见:便秘涩滞成块,色褐,3~5日一行,排出量少,味臭,常伴有头晕,乏力,心烦易怒,消化不良,舌红少津,脉象细。

  治宜:滋阴养血,增液润肠。

  方用:增液承气汤合四物汤加减。

  ②肝气郁结型:皆由情志不畅,悲伤思虑过度,少动久卧,不能定时排便,进食量少,过于精细,从而使气机不畅,肝气郁结,不能正常使糟粕传导,内停而成病。常见于痔、瘘、裂等并发症。

  症见:粪便无燥结,但排出困难,常有腹胀,肛门下坠,但又常无粪便排出,或排出不干净,或排出后仍感坠胀;伴有胸胁胀满,头晕沉闷,倦怠乏力,嗳气;苔多薄腻,脉弦细。

  治宜:疏肝解郁,升清降浊。

  方用:四逆散加杏仁、蔻仁、莱菔子等。

  ③燥热内结:由外感风热燥火,或过食辛辣厚味,导致肠胃积热,热灼津液;或因肺热盛而移于大肠,使粪便秘结。

  症见:大便干结,腹部胀痛,口舌生疮,面赤身热,小便短赤,烦躁口渴;苔黄燥,脉滑数。

  治宜:清热泻火,破气通下。

  方用:小承气汤加减。

aircs 发表于 2015-4-5 07:0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全别人,恶心自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