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心脑血管病一直被贴着“中老年人”的标签,我周围确实有不少叔叔阿姨都受其所害,似乎这种疾病离我们年轻人很遥远。但近段时间以来,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可见心脑血管病发病人群已有年轻化趋势。为此我特地请教了相关的专家与医生,查阅了大量资料,总结出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方面的一些知识,希望对各种亲们有所帮助。6 p% q, U" O2 ]8 ]7 j( Q" t4 A: }
; ]' c. n' F5 @/ P
5 ]' g+ b5 y+ o; Z8 ]

2 ~' H7 Y( R! d( [5 J
% `9 B% w K$ Q3 i# M 你的心血管几岁了?
3 u6 c; Y' W. M# y- I 很多人知道20岁之后就要保养皮肤,却不知道他们的血管、心脏同样需要呵护。心脑血管疾病最可怕的不是死亡率高,而是难以察觉。患者在初发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只表现为头晕、胸闷、失眠乏力、四肢麻木等现象,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以为是疲劳,从而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期。等到症状严重到被发现,已经很难治愈。“有一半的死亡完全是可以预防的。”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中岛宏博士曾经说过“许多人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如果你有以下症状:饭后胸骨后憋胀的厉害,有时冒冷汗;晚上睡觉胸闷难受,不能平卧;胸部偶有刺痛感,一般1-2秒即消失等,也许你要好好关注下自己的心血管年龄了。+ U* i, e) y5 Y K2 S4 M# t
3 j8 u; S- _( d# D4 S+ S* E( j
老少皆宜的心理治疗
( @& y8 q0 q c. g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心理防治对心脑血管病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甚至是至关重要的。当下社会我们青年一辈工作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加上生活习惯不规律,心血管长期超负荷工作,容易致心脑血管疾病。我曾请教过的一位养生专家建议我,要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正确对待,既不掉以轻心,又不过于忧虑。同时注意劳逸适度,年轻人更应充满活力,需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另外适当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5 n1 ]% a: p3 W' n2 x6 h" V 6 i# @+ h5 A8 F( X% n
预防疾病用药先行
/ l% u5 S1 |5 s% U8 i- B 对于已出现心脑血管病症状的患者来说,药物预防尤为关键。首先应注意定期监测血压,日常预防可以使用含有维生素E、维生素B6,保护血管内膜,降低血脂的药物,比如临床常用的介宁(阿司匹林肠溶缓释片)等。这类防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所以药物的安全性、副作用一定要了解。前面提到的介宁独有的肠溶缓释技术把药物对肠胃的负担降到最低,解决了长期服药带来的隐患。有了药物预防与心理治疗的双重保障,相信你的心脑血管也可以和你一样年轻。
# ]4 P, z* L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