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韩文宝,男,汉族,1972年8月生,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副主任医师,现任迁安市中医医院心血管内科及肺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唐山分会委员。他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视患者为亲人,在患者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两次被评为迁安市十大优秀青年,一次被迁安市政府授予“三等功”,多次被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1996年9月,25岁的韩文宝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承德医学院中医系,毕业后分配到迁安市中医院,一干就是18年。刚走上工作岗位时,韩文宝反复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定要把每一位患者都管到位”。为了这个简单的字眼“管到位”,他每天早来晚走,不知疲倦钻研业务知识,观察患者病情,每天忙得像个陀螺,他的同事都说:“韩主任就像是家里没事似的,每天都在科室忙活”。其实,只有她的妻子知道,结婚十多年来,他没有陪妻子逛过一次街,没有给孩子开过一次家长会,就是在自己家的老人住院时,他也顾不上陪一次床,就是回家了,跟家里人聊天时候的话题,也离不开他的患者。
心系患者 视患如亲
在韩文宝的心中,医生是个神圣的职业,救人于疾苦是医生的天职,在他的生活中,患者高于一切,生命重于泰山。只要有急诊或会诊的电话,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家里有什么事,韩文宝从来都是随叫随到。2011年大年初一凌晨2:30,韩文宝主任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把正在睡梦中的他吵醒,电话是医院值班医生打来的,说有一位70多岁的患者姜某,因急性心肌梗塞,反复出现心室颤动,生命垂危,需要紧急抢救。韩主任一听马上睡意全无,火速穿上衣服,平时骑自行车上班需要10分钟,这次他仅用了5分钟,就赶到了医院,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了紧张的抢救中,直到凌晨5:30,患者转危为安,这时,他才松了一口气。5天后,患者康复出院了,韩文宝欣慰的笑了。这样的例子在韩主任的工作中,不胜枚举,连他自己都不清楚,自己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多少睡眠,挽救了多少徘徊在死亡边缘的患者。
“医无德者,不堪为医”,这是韩文宝的座右铭。在大家眼中,韩主任对待患者,无论男女老幼、贵贱亲疏、城里人乡下人,都是和蔼可亲,不厌其烦,从来都没有和谁红过脸。而且如果遇到病情严重需要去上级医院治疗的患者,韩主任总会主动为其联系医院,像对待亲人一样帮助每一位患者。
韩文宝主任对待患者像亲人,更胜似亲人。2006年腊月二十晚,是他永生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晚,他为了抢救一名心脏病患者,而没能全身心地照顾因病来市中医院住院的父亲,当晚,老人因病情加剧,于次日凌晨离世了!而凌晨3:30他还在手术室抢救患者,直到患者脱离危险,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父亲的病床旁,但已来不及挽救父亲的生命。韩主任泣不成声,泪水流过脸颊,打湿了他钟爱的“白大褂”,他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安慰自己,“我对不起父亲,但对得起我的患者!”
他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却延长了患者生命;他们放下病重的父亲,却延续了另一段亲情。这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这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
医德高尚 大仁大爱
患者之所以选择迁安市中医院心血管呼吸内科,不仅是因为韩文宝的医术高超,更因为他医德高尚,有一颗大仁大爱之心。身为一个大科室的主任,韩文宝恪守医德,从来不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患者的红包。不但如此,每每遇到需要帮助的患者,他总是慷慨解囊,为患者交押金、捐款的事时有发生。
2010年2月,患者陈某因冠心病住进韩主任的科室,做完冠脉造影后,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陈某家庭较富裕,在做手术前夕,偷偷的给韩主任送了2000元钱,韩主任百般拒绝后,陈某还是留下钱走了。但是,韩主任并没有将钱装进自己的口袋,而是直接把钱交到了住院收费陈某的住院号上,然后将收据交给陈某,陈某拿着收据,心中感慨万分。
2006年的一天,韩主任接收了一个急诊病号,该病号是一个患有先心病的21岁的姑娘,来院时呼吸急促,口唇发紫,反复恶心、呕吐,生命垂危,当时,她的母亲心急如焚,跪着求大夫说:“大夫,您一定要救救我闺女,她爸死得早,只有我们母女俩相依为命啊!”在了解到这对母女家里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后,韩主任马上给女孩交了500元的住院费,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抢救,在他的感召下,科室的医护人员纷纷捐款,给女孩凑齐了1000多元的住院费,经过几天的精心治疗,女孩好转回家了。
2010年2月,迁安市陈官营村田某因患肺心病来院就诊,来时呼吸急促,病情十分严重,必须住院治疗,但田某家只有父子二人,儿子又患有心脏病,家庭贫困,身上只带了200元钱,韩主任了解情况后,自己拿出300元钱,帮田某某办理的住院手续,田某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在韩文宝从医的15年间,他自己都记不清自己给患者交了多少次押金,垫付了多少回医药费,但是他敢说他从没有收受过一次患者的红包,他总说:“拿患者的钱,对不起这身洁白的大衣!”
钻研医学 孜孜不倦
患者的康复是韩文宝主任最大的心愿,对患者爱心、责任心一直鼓舞着他精研医术,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韩文宝在工作之余,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千方百计扩大知识面。为了明确一个诊断,他经常因翻阅大量的资料而忘记吃饭,每天入睡前,他都会把自己所管的病人在脑子里反复“过电影”,看有没有诊断不清的问题,有没有哪个病人该用的药没用上。
为了不断更新知识,开阔视野,韩文宝主任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交给妻子,3次进修于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西苑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每次都是半年至一年时间,并且为了确保站在本学科领域的最前沿,他每年都定期参加一至二次国内、省内的专科学习和培训。十几年来,他积极撰写学术论文,他撰写的《两例特殊类型的脑梗塞治疗体会》、《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等20余篇论文,先后发表在《中国乡村医生》、《时珍国医国药杂志》、《中国现代医药杂志》等学术刊物上,由他主持的《益气通络胶囊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研究》通过专业评审并获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011年,韩主任还受邀去匈牙利讲学,将祖国的传统医学传播到大洋彼岸。
科学管理 彰显谋略
作为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韩文宝深知自己任重道远。在科室的发展上,一方面,他重视人才培养,带出了一支技术精湛的医疗团队,另一方面,他凭借着敏锐的职业眼光,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不断提高科室诊治能力。以前,心内科遇到需要进行心血管介入的患者,往往要到北京、天津等上级医院治疗,特别是术后复查,到外地治疗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此,韩文宝在当时很少有县级医院开展这些前沿技术的前提下,经向医院申请后,购买了相关设备,并邀请北京专家定期来院做技术指导。2006年到至今,已开展冠脉造影1500余例,支架植入300余例,此项技术逐步受到了病人的认可,使病人避免了外地就医之苦,在家门口享受到了三甲医院的服务。
在韩文宝主任的带领下,心血管呼吸内科利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跨越式的发展,从一个病区分成两个病区,心血管内科被唐山市卫生局命名为市级重点中医专科,被唐山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命名为牵头单位,这是唐山市惟一的一家县(市)级医院。
积劳成疾 依然忘我
患者一个个康复出院,但很少有患者及家属知道,韩文宝主任因常年工作任务繁重,积劳成疾,于2011年2月查出肝癌早期,但韩主任没有被病魔击垮,在第一次接受部分肝切除手术后,只在天津医院住了18天,就回来上班了。第二次他又在天津接受了肝脏移植手术,在住院期间,尽管自己也经历着生命的考验,但他还是惦记着科室的患者,总是坚持往科室打电话,问一下科室接收了什么样的患者,哪个患者好转了,哪个患者病情加重了,他都要过问清楚,每当听到哪个患者出院了,他比听到自己病情好转还高兴。在做完肝脏移植手术46天后,本应在家继续休养的韩主任,因为放不下科室的患者,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毅然坚持回到了工作岗位,像往常一样坐诊、查房,管理科室的大小事务。但是,没有患者知道那时的韩大夫还插着腹腔“T管”,每天要坚持吃18片口服药,因为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韩主任的免疫力很低,随时有感染各种病毒、细菌的可能,和韩主任一起接受器官移植手术的4名患者中,就有2名因感染而患上了肺炎。身为大夫的他深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是为了工作,他仍然奋战在临床一线,即使是每次去天津复查,不管回到家多晚,他都是先到医院,看看科室今天有没有什么事,直到把一切工作都处理好以后,才能放心的回家。
韩文宝,这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求含灵之苦,在15年的行医征程中,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践行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诺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