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腹泻频道夏季腹泻
腹泻导航
腹泻常识
认识腹泻
预防腹泻
诊治
诊断治疗
腹泻食疗
腹泻偏方
人群性
女性腹泻
老人腹泻
小儿腹泻
季节性
春季腹泻
夏季腹泻
秋季腹泻
冬季腹泻
名医博客
就医指南
夏季腹泻
夏季腹泻 油腻不宜消化食物不能吃
    暑湿天气对脾胃的影响很大,导致人体的抵抗力下降,出现腹泻的人不在少数。很多人认为腹泻就是吃坏肚子了,找几颗抗生素吃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往往不能起到止泻的作用。中医讲究辩证施治,运脾化湿、调理肠胃就能改善症状。
时间:2013-8-13 06:01
夏季当心环孢子虫病主要症状是腹泻
    环孢子虫也曾被我国翻译成为圆孢子虫,属于一种寄生虫,它和人们熟悉的疟原虫、弓形虫同属一个家族。环孢子虫像其他原虫一样,可以算世界上最小的动物,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时间:2013-8-9 12:31
夏季易疲劳腹泻 身体不适该吃什么
    夏季高温酷暑,身体健康容易失调。但无论是感冒趁虚而入,还是肠胃状况不佳,或是长期加班工作造成疲惫不堪,高温天气导致食欲不振,通过进食摄入营养都是恢复体力不可缺少的手段。
时间:2013-7-22 06:07
夏季腹泻饮食:木瓜银耳红枣莲子汤
    夏季除了宝宝特别容易腹泻,大人也会因为天气原因,常常感到肠胃不适,腹泻机率增多。小编推荐一款既可以解暑止渴,又可以治疗腹泻的饮品:木瓜银耳红枣莲子汤。
时间:2013-7-19 07:59
夏季腹泻易高发 食物保鲜要谨慎!
    时节已入盛夏,细菌容易在高热的气温下繁殖,直接影响食物的保存。医院里的急性胃肠炎病患随之增多,不少人因食用储存不当的食物而发生腹泻、呕吐、发热等中毒症状,医生指出,食物储存不能完全靠冰箱,储存器皿也尤为重要。
时间:2013-7-17 06:02
健康提示:夏季常腹泻 警惕结肠癌
    腹泻也是结肠炎的主要表现,别认为这是小事,其实结肠炎患者得结肠癌的风险高达40%,量变引起质变,当结肠炎到了某一程度,则会发生结肠癌。
时间:2013-7-15 06:22
治疗指南:治夏季腹泻 中成药发力
    腹泻,主要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见。本病多为感受外邪,湿阻脾阳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肝郁犯脾,运化失常,或脏腑亏虚,摄纳失调所致,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及大小肠,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因而调理脾胃,使之功能正常为治疗要点。
时间:2013-7-11 06:12
夏季腹泻莫忽视 切忌盲目来用药!
    很多年轻人发生腹泻之后,因惧怕再次腹泻,喜欢采取“饥饿疗法”,总是自认为拉肚子把细菌都拉出去,拉干净就会痊愈。其实,这对治疗毫无作用,还会适得其反。
时间:2013-7-8 06:14
关注:高温天贪凉食 腹泻病人扎堆
    专家提醒,腹泻病人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为了预防腹泻发生,市民应该将水果洗净去皮再吃,不吃隔夜食物,从冰箱拿出的食物加热再吃,冷饮、冰啤、西瓜等要适量食用。
时间:2013-7-5 05:52
夏季感染性腹泻多发应避免交叉感染
    夏季是感染性腹泻的多发季节,不同的病原菌引起腹泻的临床表现是不同的。认清各种腹泻的不同特征,有利于隔离不同的病人,避免交叉感染。
时间:2013-7-1 06:19
提醒:做好夏季预防婴幼儿腹泻措施
    最近几天,因为发热甚至抽搐晕厥,到儿童医院就诊的宝宝逐渐增多,其中以两岁以下的幼儿为主。另外,该院还收治了多名幼儿胃肠炎的病例。对此,该院医生提醒家长,要做好预防婴幼儿腹泻和发烧的措施。
时间:2013-6-26 05:57
健康关注:气温升高腹泻患者增三成
    专家对此提醒,每年7至9月尤其入伏后是腹泻发病高峰,患者尤其老年人若出现腹泻、急性胃肠炎等消化道症状,切莫掉以轻心。
时间:2013-6-20 06:04
健康提示:对付夏季腹泻误区有哪些
    正因为腹泻在夏季时常发生,不少人视之为小事一桩,自治腹泻用拿手三招: 先止痛,后止泻,再止炎(用抗菌素)。其实这三招全是错的
时间:2013-6-20 06:02
夏季腹泻易高发 老人身体防脱水!
    家住本市河西区的赵女士,今年78岁。16日,赵女士突然腹泻、腹痛、恶心,一天没有吃东西,当天夜里,赵女士突然昏迷不醒。家属将其送到医院救治,医生诊断赵女士所患疾病是腹泻诱发的“分水岭脑梗死”。
时间:2013-6-19 06:19
注意:夏季腹泻多因功能饮料导致!
    渴了再喝水?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当水分丢失达到体重的2%时,人会感到口渴、尿少;水分丢失达到体重的10%,会出现烦躁、全身无力、体温升高、血压下降、皮肤失去弹性等症状;当失水达到体重的20%时,会引起死亡。所以,及时补充水分很重要,千万别等到口干舌燥才喝水。
时间:2013-6-7 06:04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