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肝病导航
肝病
甲肝
乙肝
丙肝
丁肝
戊肝
肝硬化
肝癌
脂肪肝
胆囊
胆囊炎
胆囊结石
防治
肝病治疗
肝病预防
名医博客
就医指南
乙肝
乙肝患者该复查什么?
临诊时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明知自己携带乙肝病毒,因无任何症状,能吃能动,不以为然,当感到不适时才到医院诊治,却发现已有肝硬化,甚至到了肝癌晚期,令人惋惜。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呢?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复查。怎样复查呢?有些患者每年只检查“二对半”,以为是“小三阳”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这正是不能……
时间:2006-12-4 22:41
何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所谓“澳抗”,就是乙型肝炎表面抗原。1963年,Blumbers氏在一名因患血友病而多次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特殊抗体。该抗体只能和当地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血清起反应,因而推断这些澳大利亚土著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原物质,当时便把这种抗原物质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实验研究表明,“澳抗”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它是HBV的外壳蛋……
时间:2006-12-4 22:41
什么是乙肝两对半检测?
HBV感染后病毒分泌的蛋白释放入血导致相应的抗体产生。病毒的抗原抗体共有三个系统,但因核心抗原在血清中一般不易检出,仅其余两对半在血液中可检测出,故俗称“两对半”。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膜蛋白,病毒感染后即释放到血液中,HBsAg阳性代表机体受到了乙肝病毒感染,但当病毒在肝细胞中复制时,HBVDNA可部分或全部整合到肝细胞DNA中……
时间:2006-12-4 22:40
乙肝表面抗原在体内多长
感染乙肝病毒后,HBsAg为首先出现的病毒标志物。从感染到血中出现HBsAg的时间间隔,与接种和感染的途径及其数量有关。如数量大,则时间间隔短,约3周。如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在输血后2周可检测出HBsAg。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可在接种后6天检测到HBsAg。如数量小,则间隔时间长,可达4个月,甚至在6个月以上。一般在HBsAg出现后7周……
时间:2006-12-4 22:40
乙型肝炎与“两对半”
要知道有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们都懂得须抽血验乙肝表面抗原(HBsAg,旧称HAA)才能明确。近年来有些医院又开展了多个检验项目,还有的一次开验单验“两对半”(即验五个项目)。化验内容究竟说明什么问题?化验结果的阴阴阳阳有什么意义?乙型肝炎病毒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抗原,而每种抗原物质都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就是说抗原与抗体是配对的,乙型肝炎也……
时间:2006-12-4 22:39
乙肝病毒转阴相关知识
我国是个肝炎大国,发病人数众多,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就达1.2亿。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迁延,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肘癌,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乙肝发展三部曲”。有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100万人因感染乙肝病毒而死亡,占全球疾病死亡原因的第九位,可见慢性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方法包括多千方面,如规范生活行为,绝对禁酒……
时间:2006-12-4 22:39
乙肝抗原阳性怎换阴性
有许多读者来信问及怎样才能使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和e抗原转为阴性,现作一综合答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清中容易检出的上述两个抗原都是乙肝病毒的标记物。表面抗原是病毒外膜成分,e抗原是核心成分。核心成分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核心成分消失则病毒停止复制。而表面抗原的消失则要等病毒在人体内完全被清除后才能做到。因此在乙肝病毒携带者当中e抗原比较容易转为阴性,表面……
时间:2006-12-4 22:39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注意
携带者除不能献血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一般不必治疗,但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定期(3-6月)复查,包括肝功能、B超、AFP(甲胎蛋白)及白细胞、血小板。一旦发现异常,就需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治疗。虽然肝功能检查正常,但肝、脾肿大或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也应引起重视。进行必要的治疗;(2)忌酒;(3)生活规律,勿过累;(4)注意个人卫生和月经卫生,防止唾液……
时间:2006-12-4 22:39
对于乙肝二对半的检查
乙型肝炎病毒免疫学标记一共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测到,目前试剂盒也不过关,所以还剩二对半抗原抗体,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乙肝“二对半”检查,或称“乙肝五项”检查。乙肝五项临床意义如下:1.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
时间:2006-12-4 22:39
何谓大三阳及小三阳?
肝功化验1、3、5阳性,属于“大三阳”,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和核心抗体(HBcAb)同时出现阳性。这些患者由于HBeAg(+),因此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活跃,且传染性较强。这些患者还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肝功正常的患者,说明这些患者虽然病毒在体内较活跃,但并没有引起严重的肝损害。这些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又因其病毒复制活跃,还应经常检查……
时间:2006-12-4 22:39
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
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主要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俗称“两对半”。HBsAg与抗-HBs为一对,HBeAg与抗-HBe为一对,乙型肝炎核心抗原在血中会很快被裂解,在血清中检测不出来,故只有抗-HBc一项。这五项如任何一项阳性,都表示有过乙肝病毒感……
时间:2006-12-4 22:39
乙肝病毒患者阳性转阴
无症状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一般转归良好。长期携带者中一部分进展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小部分成为慢性活动性肝炎,也可能处于肝硬变形成阶段,有个别携带者可能演变成肝癌。具体地说,转归有4种情况。(1)自然转阴。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免疫状态改善,部分携带者的乙肝表面抗原可自行转阴。国内报道,凡是母婴垂直传播的携带者,乙肝表面抗原的自然阴转率很低,一般低于2%,18岁……
时间:2006-12-4 22:39
乙肝五项指标临床意义
乙肝表面抗原(HBsAg)是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它的出现常伴随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它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标志。它可存在于患者的血液、唾液、乳汁、汗液、泪水、鼻咽分泌物、精液及阴道分泌物中。在感染乙肝病毒后2~6个月,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前2~8周时,可在血清中测到阳性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大部分可在病程早期转阴,慢性乙型肝……
时间:2006-12-4 22:38
重型乙肝及其主要特点
重型乙肝是一种严重类型,其发病率约占乙肝型炎的1%左右,以青壮年居多。劳累、酗酒、感染、营养不良、末期妊娠等均可促使急性肝炎的病情转重。临床可分3种类型:①急性重型:又称暴发性肝坏死。起病如同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发展迅猛,发病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从烦躁、神志不清到深度昏迷。肝脏进行性缩小,凝血酶原时间……
时间:2006-12-4 22:38
乙肝病毒DNA与DNA聚合酶
乙肝病毒核心中的基因组是由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分子(HBV-DNA)及脱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简称DNA聚合酶,或DNA-P)组成。乙肝病毒DNA和DNA聚合酶主宰乙肝病毒复制,即无性繁殖。所以他们阳性就表示有乙肝病毒颗粒存在,并且复制活跃,传染性强。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是由一长一短的方向相反的两条脱氧核糖核酸链组成,两条链严格配对联在一起形成环状,短链有一缺口,故此处只有一条链……
时间:2006-12-4 22:38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