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大肠癌
预防大肠癌发生应该越早越好
预防大肠癌发生应该越早越好我国的统计资料显示,大肠癌的患病率已从20世纪60年代的10/10万,上升至今天的60/10万,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大肠癌手术后5年存活率高达90%以上;而晚期癌即使进行了各种治疗,存活率也不足10%。专家指出:大肠癌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不易被发现,所以不易引起人们的警惕。一旦出现便血等现象,疾病多已经……
时间:2009-10-20 15:33
大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p53变异及蛋白表达
了解p53基因及其蛋白在大肠癌发生、转移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方法p53基因外显子5~9以DGGE及自动DNA序列分析来检测,p53蛋白表达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34例中21例呈p53变异,占61.8%(包括2例PCR失败但免疫染色阳性者),其中5例仅在肝转移灶发现p53变异,其余均为原发灶、转移灶一致性的变异。另有2例原发灶即有p53变异者,在转移灶出现了新增加的变异。在37处变异中,27处为错义……
时间:2006-4-12 17:14
大肠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p53与nm23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大肠癌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
时间:2006-4-12 16:27
大肠癌患者检测P16和Cyclin D1的临床意义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正常大肠粘膜、息肉及癌组织中P16、细胞周期素D1、(Cycli……
时间:2006-4-12 16:25
大肠癌的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
对大肠癌的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0例大肠癌病人行选择性血管造影及超选择性插管化疗和明胶海绵栓塞;原发性大肠癌14例于介入治疗后1周内手术;复发性大肠癌6例,行一次导管治疗2例,二次2例,三次2例。结果:14例化疗栓塞后根治性切除12例,术中出血明显减少,姑息性化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大肠癌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可改善临床……
时间:2006-4-12 15:54
放射免疫显像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依赖于准确的临床诊断和病理分期。CT等检查技术对此作过大量研究,但对于术后复发、肝外腹、盆腔转移及隐匿性病灶的诊断并不理想。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可对上述病灶实现定位、定性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都较高,提示该技术对大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单克隆抗体放射免疫显像大肠癌自从1978年Golde……
时间:2006-4-12 15:52
三苯氧胺逆转大肠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
探讨体内应用三苯氧胺(tamoxife……
时间:2006-4-12 15:39
散发性大肠癌肿瘤相关基因位点杂合性丢失分析
分析大肠癌组织中抑癌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位点的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79例大肠癌组织经组织微解剖分离癌组织和正常组织,分别进行11个染色体上14个位点的杂合性丢失(lossofheterozygosity,LOH)分析。结果肿瘤组织中LOH呈现一复杂的征象,5q12及RB基因位点的LOH与较好的预后有关。结论不同的抑癌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与大肠癌发生有关。5q12位点的LOH与较好预后相关的意义有……
时间:2006-4-12 15:36
大肠癌细胞p53基因突变与细胞凋亡及细胞倍性的关系
了解p53基因突变、细胞倍性、细胞凋亡三者的关系,探讨突变型p53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p53基因突变,用流式细胞仪Facsca……
时间:2006-4-12 15:31
散发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及hMSH2基因突变研究
了解散发性大肠癌微卫星不稳定及其hMSH2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6个微卫星位点标记,PCR法检测微卫星不稳定性(microsatellitei……
时间:2006-4-12 15:28
大肠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p53基因突变的关系
我们采用PCR、PCR-SSCP技术,对大肠癌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p53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大肠癌发生与HPV感染和p53基因突变的关系,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标本我院1996年~1997年经手术切除大肠癌病人50例。术中切取新鲜癌灶标本立即置入液氮中贮存。术后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高分化腺癌8例,中分化腺癌21例,低分化腺癌12例,粘液腺癌9例。2.……
时间:2006-4-12 15:28
大肠癌的遗传易感性及我国研究简介
基于现代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的研究,恶性肿瘤为一类细胞遗传学疾病的概念日益明确,它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由于遗传背景的差异,客观地形成了某些高危人群或易感人群。在大肠癌的发病学与发病机制的研究中,不同的遗传背景具有不同的易感性,大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包括有显性作用的原癌基因及隐性作用的抑癌基因两类。如按其作用功能可归纳为两……
时间:2006-4-12 15:25
控癌术在大肠癌治疗中的价值
大肠癌在消化道疾病中是一种常见并多发玻迄今其治疗方法仍赖以手术切除;并酌情辅以化疗、放疗和生物制剂等疗法。然而,有些行之有效与治疗结果直接相关,能控制减少癌细胞种植转移和近期复发的技术措施(在此称为“控癌术”),却未引起临床工作的足够重视。现将我科1989~1998年治疗的438例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38例中男232例,女206例,最大……
时间:2006-4-12 15:08
大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及多原发大肠癌的诊治进展
大肠癌在发达国家已占恶性肿瘤的第二位。美国每年有15万以上患大肠癌而每年有5万人死于该疾病[1]。在中国随着人们生活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大肠癌发病率也呈增长趋势。据国内报道上海大肠癌发病率从1966年的6.6/10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24/10万人。在恶性肿瘤中自第6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胃癌、肺癌、食道癌。大肠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化疗、放疗、生物治疗等,其中以外科……
时间:2006-4-12 15:02
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
探讨癌基因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与大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63例大肠癌和40例大肠腺瘤的bcl-2,c-myc和p53表达。结果bcl-2,c-myc和p53在大肠腺瘤中的表达分别为72.7%(24/33)、62.2%(23/37)和45.0%(18/40),而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则依次为34.0%(16/47)、82.1%(32/39)和84.1%(53/63)。三个癌基因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
时间:2006-4-12 14:30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