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尿崩症
尿崩症治疗
对各种类型症状严重的尿崩症患者,都应及时纠正高钠血症,积极治疗高渗性脑病,正确补充水分,恢复正常血浆渗透压。纠正高渗状态不宜过快,如果原来的高渗透压下降太快,容易引起脑水肿。液体的补充速度以血清钠每2个小时下降1毫摩尔/升为宜。究竟补充哪一种液体,可根据以下因素进行选择:有无循环衰竭,高钠血症发展的速度和……
时间:2007-10-22 14:30
尿崩症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上述病人烦渴、多饮、多尿,持续低比重尿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不难做出尿崩症的诊断。尿崩症确立后,必须将中枢性尿崩症、肾性尿崩症、精神性多饮和其他原因引起的多饮相鉴别:1、中枢性尿崩症:中枢性尿崩症诊断一旦成立,应进一步明确是部分性还是完全性;无论是部分……
时间:2007-10-22 14:29
尿崩症辅助检查
1、尿比重:常低于1.006。2、血浆渗透压和尿渗透压关系的估价:尿渗透压降低,常低于血浆渗透压。血钠增高,严重时血钠可高达160毫摩尔/升以上。多尿的病人,如果注射血管加压素的反应低于正常,或者血或尿精氨酸血管加压素浓度增高,则诊断为肾性尿崩症。相反,注射血管加压素后,尿渗……
时间:2007-10-22 14:29
尿崩症临床表现
1、中枢性尿崩症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大多数病人有多饮、烦渴、多尿等症状,一般常喜冷饮,如果饮水不受限制,仅影响睡眠,引起体力下降。智力、体格发育接近正常。劳累、感染、月经期和妊娠期可使上述症状加重。夜尿显著增多,尿量常大于4升/天,最多者可有达到18升/天。尿比重比较……
时间:2007-10-22 14:27
尿崩症病因与发病机制
尿崩症,顾名思义,是指尿液不受控制的增多的一组综合症。本病的临床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尿崩症的患者,体内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前者亦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后者为肾性尿崩症。病因与发病机制……
时间:2007-10-22 14:27
尿崩症诊断鉴别
【诊断】利用血浆、尿渗透压测定可以诊断尿崩症,方法可靠、安全、临床医师可迅速诊断并开始治疗。【鉴别诊断】尿崩症必须与其他类型的多尿相鉴别。有些通过病史可以鉴别(如近期使用锂或甘露醇,在甲氧氟烷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或近期肾移植)。在其他病人,通过体检或简单的试验室检查将提示诊断(如糖尿并肾脏疾并镰状红细胞贫血、高钙……
时间:2007-10-22 14:25
尿崩症如何治疗?
(一)水剂加压素:尿崩症可用激素替代治疗。血管加压素口服无效。可用水剂血管加压素静脉输液。(二)粉剂尿崩症:赖氨酸加压素是一种鼻腔喷雾剂。(三)长效尿崩停。(四)人工合成DDAVP。……
时间:2007-10-22 14:23
尿崩症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浆渗透压和尿渗透压关系。2.禁水试验。3.高渗盐水试验。在诊断尿崩症时很少使用这一试验。4.血浆AVP测定。……
时间:2007-10-22 14:22
尿崩症有什么症状?
垂体性尿崩症可见于任何年龄,通常在儿童期或成年早期发病,男性较女性多见,男女之比约2:1。一般起病日期明确。大多数病人均有多饮、烦渴、多尿。夜尿显著,尿量比较固定,一般4L/d以上,最多不超过18L/d,但也有报道达40L/d者。尿经重小于1.006,部分性尿崩症在严重脱水时可达1.010。尿渗透压多数<200mOsm/kg·H2O。口渴常严重,渴觉中枢正常者入水量与出水量大致……
时间:2007-10-22 14:20
什么原因引起尿崩症?
1.原发性:约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2.继发性尿崩症: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包括: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胚胎瘤、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白血并组织细胞并类肉瘤、黄色瘤、结节病以及脑部感染性疾病(结核、梅毒、血管病变)等。 ……
时间:2007-10-22 14:19
什么是尿崩症?
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又称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时间:2007-10-22 14:18
尿崩症的概述及病因
【概述】尿崩症(diabetesi……
时间:2007-10-22 14:14
尿崩症DI
疾病概述:中枢性或ADH敏感性尿崩症(该病是一种下丘脑/垂体疾病,在本节阐述中使用的简称为DI)要区别于肾性尿崩症(NDI,该病的肾脏对ADH不敏感,参见“肾脏转运异常”)。可能引起多尿的有DI(ADH的缺乏),NDI,或强迫性(精神原性)饮水(对ADH的一种生理性抑制)。病因病理:DI可分如下两类:(1)原发性(特发性)DI,是指在神经垂体系统中的下丘脑核出……
时间:2007-10-22 14:13
尿崩症护理
按内科及本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病情观察]1.准确记录患者尿量、尿比重、饮水量,观察液体出入量是否平衡,以及体重变化。2.观察饮食情况,如食欲不振,以及便秘、发热、皮肤干燥、倦耽睡眠不佳症状等。3.观察脱水症状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虚脱、昏迷。 ……
时间:2006-1-13 09:41
肾性尿崩症概述
肾性或肾源性尿崩症(……
时间:2006-1-13 09:41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