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内分泌分类
常见病
低血糖
肥胖
糖尿病
侏儒症
甲状腺疾病
甲减
甲亢
甲状旁腺
甲状腺癌
甲状腺炎
甲状腺肿物
其他内分泌疾病
库欣综合征
尿崩症
醛固酮增多症
肾上腺功能减退
名医博客
就医指南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老觉得累应警惕心脏病!
    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据美国心脏协会估算,在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因素中,有2/3至3/4与冠心病和中风有关。
时间:2011-2-28 05:53
预防保健:春季 糖友警惕皮肤发难
    春天,百草发芽,却也容易百病发作。而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抗病能力较差,更易被很多病菌侵袭,万万大意不得。
时间:2011-2-25 05:49
解析:胰岛素注射的9大“潜规则”
    比起直接注射刚刚从冷藏室中取出的胰岛素来,注射室温的胰岛素要舒服得多。对于您暂不使用的胰岛素,应该保存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这样才能保证胰岛素在有效期内都能保持正常的效力。
时间:2011-2-22 06:10
专家指导:糖友调药请记住3件事!
    糖友用药,往往走两种极端:一种是用药以后,认为万事大吉,既不查血糖,也不定期就诊,一直按原方案、原剂量用下去;另一种是用药以后,恨不得血糖马上降下来,一看血糖还高就急得不行,甚至擅自调药。
时间:2011-2-22 06:07
专家介绍可以治疗糖尿病足的偏方!
    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人们总是很容易走很多弯路,首先要从糖尿病的治疗中说起,因为自身或者外界的一些因素所造成的糖尿病并发症,再加上后期的糖尿病足难以治愈,北京国医堂中医研究院恒康中医院糖尿病专家沈春宇说,此时便有很多患者会想到糖尿病足的偏方治疗。
时间:2011-2-21 06:07
老年糖尿病人练习瑜伽有助控制病情
    运动一直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生活方式。瑜伽就是一种可以使血糖得到平稳控制,使患者感到身心愉悦的运动。
时间:2011-2-18 19:04
研究表明:早产的人容易患糖尿病!
    芬兰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怀孕不足35周出生的早产儿,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较高,其成年后患糖尿病的几率比足月出生的婴儿高60%。
时间:2011-2-18 19:03
了解:糖尿病患者为什么需要多加餐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一日三餐不一定是好的选择,很多患者需要在一日三餐之外加餐,使每日进餐次数增加到4餐或5餐,甚至还要在临睡前加餐1次,这是为什么呢?
时间:2011-2-15 05:56
饮食:多吃奶制品有助于预防糖尿病
    研究发现,奶制品摄入量最高的人——即使它们是黄油和奶油一类的全脂食品,患肥胖或胰岛素抵抗性综合证(IRS)的可能性远远低于那些奶制品摄入量不多的同龄人。
时间:2011-2-14 05:56
健康指南:糖尿病患者如何安度新春
    和亲朋好友聚餐,糖尿病患者因不注意控制血糖,发生酮症酸中毒、心血管事件等急症的患者屡见不鲜。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既享受美食,又稳固血糖呢?
时间:2011-2-14 05:53
饮食指导:糖尿病患者年后要怎么吃
    专家介绍:不宜多吃盐,要少食多餐,一日不少于三餐,上下午安排间食,保证吸收,又减轻对胰岛的负担。早餐量要少,上午肝糖原分解旺盛,易发生早餐后高血糖。进餐时间要规律,少吃零食,严格执行,长期坚持。
时间:2011-2-11 18:45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 中医帮大忙!
    糖尿病对人的伤害,不在于高血糖,而在于遍及全身的血管受损导致的并发症。心、脑、下肢血管受伤导致大血管并发症,肾病、眼底病变和神经病变则被称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三联征”。并发症重在预防和早期控制。
时间:2011-2-11 18:42
I型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肠道病毒!
    新一期《英国医学杂志》刊登研究报告说,I型糖尿病患者往往更容易感染肠道病毒,但目前还不清楚其背后的因果关系,对此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并研发新治疗手段。
时间:2011-2-8 05:59
治糖尿病为何要关注血压血脂及体重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从病名上来说,治疗就是降血糖。可是,时至今日,医生一定要把血压、血脂及体重也调至正常,这是为什么,何必多此一举?
时间:2011-2-8 05:57
提示:服用降糖药避免犯这7大错误
    1942年,法国医生简伯发现,用磺脲类衍生物治疗伤寒时,许多患者发生了低血糖,由此拉开了口服降糖药研究的序幕。至今,磺脲类和双胍类降糖药应用于临床都超过了半个世纪。
时间:2011-1-28 05:58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