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场里,男的像女的,女的像男的,选秀节目为什么会发生性别错位、乾坤大挪移?这是社会的主流性取向还是在恶搞呢?23日晚,两场选秀完成了PK:超女厉娜含泪出局,表情极度麻木的尚雯婕成了最大的“黑马”;王啸坤在“我型我秀”中一举夺冠,师洋当选人气王。和先期结束的“加油,好男儿1一样,中性偶像成了选秀的主力,错位的男生女……
选秀场里,男的像女的,女的像男的,选秀节目为什么会发生性别错位、乾坤大挪移?这是社会的主流性取向还是在恶搞呢?
23日晚,两场选秀完成了PK:超女厉娜含泪出局,表情极度麻木的尚雯婕成了最大的“黑马”;王啸坤在“我型我秀”中一举夺冠,师洋当选人气王。和先期结束的“加油,好男儿!”一样,中性偶像成了选秀的主力,错位的男生女生最受追捧。人们不禁要问,选秀,就是要选另类错位的中性人吗?
虽说23日晚的超女比赛有选手换上了裙子,但是尚雯婕的打扮明显是模仿韩国明星李俊基,而刘力扬的打扮就更加男性化了:用评委朱桦的话来说就是:“步伐铿锵,男性化的声音潇洒,古典特质,现代外形。”至于说领带、马靴、长裤,这都成了超女舞台上的经典打扮。
在“我型我秀”中,耳钉、吊饰、露背装,传统的女孩子打扮统统被周丹、师洋这些男选手“移花接木”。在7月21日的20强争霸赛上,第一个上场的师洋上身穿领带杉,下面穿裙子,演唱《梦不落》,继续搞笑,顿时满堂喝彩。有网友说师洋是“GAY”,但所有“格格”(师洋的粉丝)们一起反击,说师洋不是“GAY”,还强调男人穿裙子不稀奇,中性本来就成了主流。胡兵、张国荣、刘烨都穿过裙子,那是种艺术。这样大胆而出位的表演,让师洋以729843票夺得了人气冠军。
自去年李宇春的出现,中性狂潮就开始席卷选秀节目,非中性不能得到一片叫好,去年超女中的美女张靓颖只能屈居季军,今年的女选手丁爽,在“我型我秀”中也成不了主流。而这种中性风潮不仅在选秀场上甚嚣尘上,时装界、演艺界也都在往中性路线走,男女反串更是司空见惯。
错位就是美
上海卫视曾采访过师洋,记者问师洋:“你这样女气,不太像男人,网友都说你女里女气的。”师洋很从容、很理性地回答:“哦,其实是这样的,我觉得男人不一定就要很阳刚啊,我生来就很秀气,没办法啊,是老妈给的这张脸嘛,也许我就是这样,这就是我的特点,我还是男的。”师洋表示,这个节目就需要秀,有什么就秀什么,不需要去掩饰什么,自己是很女气,但是从中透出可爱,有特色,夸张而不做作,谁都有自己的特点,要秀就秀出特色。
“好男儿”=小白脸?
一场《加油,好男儿!》引来那么多口水,倒并不意外。因为“好男儿”如果真的把那些周正刚毅、阳光劲道的男人选上了,这场秀反倒不见得有什么好看,因为它可能与劳模榜、英才榜、创业标杆榜、经济风云人物榜没有多大两样了。加了引号的“好男儿”,他们之弱、之文、之疲、之柔、之秀,仅仅用“长得如何的不男不女”来形容是不够的,问题在于为何不男不女型的“好男儿”得以入榜,大行其道。“好男儿”中男儿恰与常规的男性性别角色错位,以娱乐与表现作为核心,从而把常规男性性别内涵的边缘化内容放在了核心标准位置上,这种标准用于女性而选出超级女声也还勉强,而将这种标准错位地用于男性,则自然会将娱乐化、边缘性和女性化因素过度地堆放到少数“好男儿”身上。
男性的阳刚、创造、智慧都被删除了,秀出来的“好男儿”与绝大多数男人做的事情既不相关,也不相称。军人陈怡川身上有一种自然的阳刚之气。而且从每次的才智问答中也能看出来,他是一个聪明机智,有内涵和修养的男孩,却在7晋5的比赛中遭淘汰。马天宇唱歌时永远跑调得找不着北,但天生长就一张秀美的脸倒足以赢得网络最具人气奖。严重错位的向鼎以在台上涟涟的泪水让评委坐立不安,他们是不是觉得这种男女性别错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少年儿童对阴阳事物的正确判断呢!而在近日出现的一个名为《皇后与梦想》的海报里,李宇春和向鼎成为一个双头怪物,意思是讽刺他们的错位倾向。
为何性别错位
从去年超女比赛李宇春得到冠军起到现在,人们对李宇春的争议从来就没停止过,争议的焦点倒不是作为一个唱歌比赛的获胜者会不会唱歌而在于李宇春的样子。很多人至今不明白,凭什么她长得不男不女就红成这个样子。在网络上,在报刊上,这个话题常常被拿出来说事,而那些死硬的“玉米”们,除了誓死捍卫李宇春的名誉外,也做不了任何事情。而越是她们誓死捍卫,越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女人眼里的女人,和男人眼里的女人不是一回事。人类历史近五千年来一直是被“父系氏族”掌控着,女性对这个世界的审美和判断一直处在从属地位,几千年来,强势的男权已经彻底忽略了女性话语权的存在。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忽略女性对男性的审美,“男子汉”这个词往往是由男人定义的,而女人眼里的“男子汉”,是被征服的心理形成的,而女人眼里的美男,或是“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或是“容貌艳丽,纤妍洁白,如美妇人。螓首膏发,自然娥眉,见者靡不啧啧”。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漂亮,偏女性。
“超女选出来一个‘男’的,‘好男儿’选出来一个‘女’的。”韩寒的评价颇有些尖刻。在经历了“君子淑女”的审美后,错位成了风尚。
市场的需要
专家分析认为,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异性美的判断标准不一,越年轻越注重外在美。如今,掌握娱乐话语权的多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他们往往是反传统的。于是,通过电视媒体的影响力,一小部分人的审美标准被不断地放大了。电视选秀节目所表现出来的错位审美偏好是一种大众流行,但流行会不断改变,尽管一时间力量强大,但它始终是一种亚文化。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令人啼笑皆非的场面:一个叫钟凯的被PK下去了,主持人一声令下,他的眼泪突然就噼里啪啦地落下。
因为市场的需要,选手被打造成各种错位的型号,男女选手往中性化道路上走,向性别错位的方向使劲,因而男的被包装成女的,女的被忽悠成男的,最后个性复制,性别错位……表面上看是偶像多元化,实质上却是混乱不堪。性别的错位和审美观念的畸形,视觉消费的空前膨胀。“好男儿”与超女等选秀场已经暗示了性别错位的必要,只有这样才能从娱乐的氛围中获得一丝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