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青少频道 营养保健 查看内容
青少频道
搜索

关注少年儿童的大病账单(图)

时间:2004-5-29 11:49   来自: 太原新闻网   原作者: 申毅敏 张晋峰

人生四季,谁都希望健康长伴,可疾病有时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小病还好应付,大病则常常意味着灾难,除了病痛的折磨,大额医疗费用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对于一些不幸身患重症、且尚未步入社会的少年儿童而言,他们的大病医疗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呢?一个病孩拖垮一个家……

  人生四季,谁都希望健康长伴,可疾病有时会突如其来地降临。小病还好应付,大病则常常意味着灾难,除了病痛的折磨,大额医疗费用也会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近年来,随着健康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完善,城镇职工医保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然而,对于一些不幸身患重症、且尚未步入社会的少年儿童而言,他们的大病医疗如何才能得到保障呢?

  一个病孩拖垮一个家庭

  白血病,一个残酷的名词,它对于无忧无虑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家庭来说,谁碰上都是一场灾难。

  (奶奶和孙女的故事)初夏正午,省儿童医院血液科病区的一间病房内,一位慈祥的奶奶正在给患白血病的孙女红红梳辫子。“红啊,你的头发又长出来啦。”“唉。”13岁的红红低头答应着,眼里却滚出晶莹的泪珠。

  “掉头发不算啥,主要是没钱。”在病区走廊的尽头,红红的奶奶一吐苦衷。5年前的夏天,正在保德县城上小学二年级的红红突然高烧不止,检查结果犹如当头一棒:急性淋巴白血病。放弃许多美好的计划,全家人赶快给孩子治病。第一次住院70多天就花了3万多元,病情暂时稳定。出院后,每隔一两个月,就得来医院化疗一周左右,每次需要3000多元,平时在家还得坚持用药。为了给女儿治病,红红的父母抓紧一切时间拼命挣钱,由年迈的奶奶定期陪孙女来化疗。5年来,红红光来省城化疗已有36次,前后已经花了近25万元。

  红红的爷爷、奶奶都是保德县城机关退休干部,本来家境很好,衣食无忧。但就在两位老人用多年积蓄集资了一套130多平方米的楼房、准备装修入住颐养天年时,孙女红红被确诊为白血病。“卖房治病,救孩子要紧。”住了一辈子旧平房,眼看就要搬进新楼的爷爷一挥手,新房换成了9万元的救命钱,红红的治疗因此才没有中断。目前,红红的爷爷奶奶又重新回到小山村,在破旧的窑洞里烧柴做饭、开荒喂猪。已经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只有一个心愿,那就是让孙女尽快好起来……

  (父亲和儿子的无奈)从黑暗的矿井返回到阳光灿烂的地面,劳累了一天的老梁总会宽慰自己:又挣了30块钱,够给儿子买小半瓶药啦。15岁的儿子大牛得白血病已经5年,老梁就是靠下煤窑支撑着给儿子在省儿童医院坚持化疗的。这位河曲农民在井下装车,一个月才挣900元,可儿子一次化疗就得3000多元,加上盘缠和维持日常生活,经常是攒上四五个月,才能领儿子来化疗一次。老梁说,医生要求最多每3个月就得化疗一次,但能像现在这样不中断治疗已经是烧高香了。为了儿子,这位黑瘦黑瘦的汉子不敢生病,放弃了一切人情往来,这个家庭已经不起任何一点意外……

  (姐姐和弟弟脐血)阳曲县一对夫妇为了挽救白血病女儿婷婷的生命,又生了一个儿子,希望用弟弟的脐带血给姐姐救命,协和造血干细胞库山西办事处免费为其采集了脐带血,而且血型指标相和,但由于筹不到巨额手术费,脐带血移植手术已经等了好几年一直不能进行,病魔还在侵蚀着姐姐婷婷的生命……

  (一位农民的叹息)盂县农民张某抱着头蹲在医院走廊尽头,眼里布满血丝,短短半年时间,患白血病的儿子已经花费了7万多元。为此,亲朋好友都借遍了,家中只剩下两间不值2000元的破房子,妻子还是乙肝病人。他唉声叹气地说:输完这两天的液就回家,捱一天算一天!

  (一个城市的家庭)原太原五中高三学生杨至患白血病两年来,已经花费33万元,尽管有亲朋和社会的资助,但其医疗费仍是一个大窟窿。两年来,杨至的父母除了照顾儿子,就是不停地借钱、借钱……

   一半患儿放弃治疗

  医院血液病科的病房里,原本活泼好动的患病儿童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几乎每个人的脑袋都是光光的。大夫说,有一半白血病孩子已经回家,放弃了治疗,这还不排除有些患病儿童根本就未来过医院。

  据流行病学统计,在中国,白血病的自然发病率约为十万分之四,每年新增约4万名白血病患者,其中40%是儿童,并以2到7岁儿童居多。山医大二院血液科每年接诊白血病儿童约20多个,其中只有10多个能坚持治疗,省儿童医院每年接诊60多个,也只有30来个能坚持治疗。

  山医大二院血液科副主任马梁明教授说,家长们一般是在治疗一到两年、孩子的病情相对平稳后,就不来了。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经济上承受不了,因为到这个阶段,家中的积蓄和能借来的钱都花光了,昂贵的医疗费不能不让他们望而却步。马教授还指出,其实,白血病儿童大部分患的是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98%可以缓解,坚持治疗五六年,90%可以治愈。许多家庭无奈地放弃治疗实际上就是放弃生命,确实让人痛心。

  据了解,白血病孩子首次化疗一个月左右,费用约2万元,之后每半月或一个月化疗一次,每次3000元。就算治疗过程顺利,病情完全缓解也最少得十几万元,如果做造血干细胞移植则要几十万元。业内人士介绍,白血病医疗费主要贵在化疗药品上,最贵的一种进口药一支就8000多元,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讲,都难以承受。

  然而,当前的现实情况却是,除少数条件优越的家庭给孩子上了储蓄型商业医疗保险外,绝大多数未成年人没有医疗保障,患病后只能靠家庭负担,天文数字般的医疗费已成为挽救少年儿童生命的巨大障碍。

   保险公司门槛太高

  成年人患病可能还有职工医保,那么尚未成年的孩子患上重大疾病,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规避这一风险呢?也许人们首先会想到商业保险。为此,记者也走访了十几位家长,但其中只有一位给孩子买了保险。既然孩子患大病的风险客观存在,保险公司也有相应的险种,为什么给孩子上保险的比例却如此之低呢?

  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由于少年儿童,尤其是0到7岁的幼儿处于疾病高发期,保险公司出于规避行业风险和经营利益考虑,一是针对少儿的重大病症保险种类不多,二是投保额较高。具体而言,现有少儿医疗保险主要是储蓄型的,即保费是以储蓄的形式交给保险公司经营,若未发生意外,保费经一定期限后会返还给投保人,一旦发生意外,投保人能获得较高额度的赔偿,但这种保险的保费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我不是没想过给孩子上份保险,但以我目前的经济能力,确实很难做到。”一位患儿家长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孩子5岁时他曾咨询过某保险公司的一款大病医疗保险,以10年为期每保1万元他需要交纳434元,但是要预防大病,1万元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而如果就算保10万,他每年要交纳的保费就是4340元。他每月的工资不到1000元,妻子下岗每月只有300余元的生活费。这样每年的保费要占到全家年收入的1/3,显然有些勉为其难。

  也许对于较为富裕的家庭来说,每年拿出几千元既作为储蓄,也作为保险,还是可以承受的。但是,病魔的降临并不分贫富贵贱,而且越是贫困家庭,他们的孩子越需要有一份“意外”保障。

   保监会探索新路

  除经济条件不允许外,一些家长不给孩子上保险还有以下原因:一是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健康的很,不会那么倒霉就摊上大病。二是有的家长不信任保险营销人员,他们带有成见地认为,做保险的和做传销的差不多,因此不愿意上保险。

  据了解,在我市有多家保险公司设有学生平安险,保费在30元左右,可以承担学生受到意外伤害时的部分费用。但是,由于几家保险公司分吃一杯羹,而且又是商业行为的现状,其结果是保险公司赔付的额度相对于白血病这样的大病所需的费用只能是杯水车薪。

  面对儿童大病医疗保险不尽如人意的现状,省保监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是保险的投保率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以我省我市目前的经济情况,确实有一部分人无力购买保险。二是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与百姓的生活还存在一定距离。三是对保险的宣传力度还不够,人们的保险意识还不强。

  据了解,中国保监会已经提出,保险要贴近社会、贴近当地经济发展、贴近人民需要,鼓励保险公司积极开发社会急需的保险产品。然而归根结底,商业保险公司是市场上的企业,它毕竟要考虑自身的经营情况。在当前我们的经济还欠发达的情况下,能不能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尽量多的孩子享有一份大病医疗保障呢?

   上海经验值得借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14位上海市民联名给当时的市长朱?F基写过一封信,说孩子得了大病,家庭不堪重负。不久,上海红十字会、教育、卫生等部门和某保险公司4家单位共同成立了中小学生住院基金会。1993年保险公司退出,由红十字会牵头,和教育、卫生部门共同组成了儿童住院互助基金。红十字会负责基金的管理和赔付;教育部门负责以政府法律形式在学校收取基金;卫生部门负责看病和收取社区婴幼儿基金。由于这一基金是一项非盈利性社会公益事业,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共济精神,参加的少儿每年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目前为0-3岁,40元/年;4-18岁,30元/年),一旦生病、受伤住院就可按规定报销30%至44%的医疗费用,最高每人每年可获得8万元赔偿。所以上海市未满18岁的少年儿童中98%都参加了互助基金。目前,这个基金会的滚动资金已达到8亿元。到2003年8月31日止,该基金已为48.77万人次支付了3.56亿余元人民币,被人称赞为少年儿童的保护神。

  我们还应当看到,上海初设儿童住院互助基金时,有政府的支持和保险公司的资金配合,最终才得以顺利开展。因此,借鉴上海的经验,如果没有前期资金保证赔付,即使把学生家长都发动起来,也会因赔付问题,影响这一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我们的经济发展还远不能和上海相比,但我们可以从其做法中吸取一些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让我们的孩子享有一份平等的生命保障。

收藏 分享 邀请
精彩图文
最新资讯
今日焦点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健康有道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