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历来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10月11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日前,本报记者深入贵阳市部分中、小学校,就社会关注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网吧经营、校园黑手等现象进行了采访,以期引起各界关注,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少年儿……
中小学校园周边环境安全历来是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10月11日,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召开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集中开展为期3个月的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日前,本报记者深入贵阳市部分中、小学校,就社会关注的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和交通安全、网吧经营、校园黑手等现象进行了采访,以期引起各界关注,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少年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良好环境。本报为此专门开通热线电话:(0851)6775333,并将及时把读者反映的问题转给有关部门。
采访因由
每到传染病流行季节,本报热线都会接到众多家长反映:孩子经不起小卖部及流动小摊贩上食品的诱惑,纷纷掏钱购买,有的孩子吃过之后生病。为此,记者近日对贵阳市部分中小学门前的食杂店、小吃摊做了一番调查采访。
商家:没听说过生产日期
与贵阳环西小学“一墙相隔”的飞山街附近,记者看到,不少小卖部的柜台上都有“豆腐皮”等各式各样的袋装零食。这些袋装零食大都很模糊地印上一个食品名和厂名,但没有标注具体的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更是空白。一个糕点小卖部的店主对此解释道,他的糕点都是每天早上送来的,不需要标明日期及厂址。
在龙井路小学、省府路小学附近,很多流动摊贩的餐饮工具就是一辆手推车加上几个碗碟,他们出售的多是一串串裸露在外的香肠、洋芋片、海带丝等小食品,每串只要一到两角钱,小孩子都很喜欢买。当记者问到卫生问题时,这些小摊贩很不高兴,一个小贩说,“煮过的东西,没有什么脏的。”一个小贩甚至说:“几角钱的东西,你想吃好干净的?”
学校:如何为孩子健康负责
环西小学的谭丽娜老师对此很无奈:“你不准他们在校门口卖,他还跟你吵,说你没有资格管。”
龙井路小学几位老师告诉记者,虽然学校坚决不允许孩子乱吃外面零食,但小孩子自制力比较差,一旦吃出病来,家长就会到学校来找老师。但学校对外面的小吃摊没有管理权,他们对此也无可奈何。
学生:想吃就忍不住买
记者采访这几所学校时,都是上学或放学的时候,记者看到,很多孩子都在买零食。通过与他们交谈,记者了解到有不少学生因为吃了街头食品而生病。
但当记者问他们既然知道这些东西不卫生,为什么还买时,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想吃呀。”
相关部门:让学生远离街头食品
“我的孩子,我就是不准他在街头买零食。”贵阳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业务负责人翟大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翟大伟说,从这些年监管情况看,街头食品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采用化学性食品原料、消毒不合格、细菌滋生繁衍、病菌交叉传播导致的植物性和化学性食物中毒等方面,从监控数据看,街头食品也是肝炎、痢疾等传染性疾病传播的主要诱因,而且,街头食品大都没有卫生许可证,属于从严治理的对象。
南明区工商局9月份对富水小学、尚义路小学等20多所中、小学的周边280多家经营户进行了检查,查获“三无”牛肉、豆腐干等小食品数百包。
南明区工商局执法科栾科长表示,如果有市民打“12315”进行举报,他们一定会处理。而南明区防疫站的冯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干脆地表示,希望市民拨打电话5826655举报出售不安全食品的情况。相关部门:让学生远离街头食品学生:想吃就忍不住买采访因由商家:没听说过生产日期学校:如何为孩子健康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