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尚未离去,上海却已几次出现37℃高温天,“高温、高湿”使世博园区内中暑、腹泻游客的数量明显上升。医学专家说,中暑、腹泻并不是难预防的病,关键是游客要有自我防护的意识和知识。
“避免暴晒、注意通风、补充水分,是预防中暑的三大方法。”参观世博会,除了戴帽、撑伞等,陈尔真还给游客两个特别建议:第一,排队时彼此要保持适当间距,队伍最好排得松一点,这有利于空气流通,帮助大家散热。第二,要补充“特别的水分”——“喝纯净水不够,最好喝点盐汽水,这能适当补充盐分等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防腹泻:自带干点为宜,食品即买即吃
“从现在起,上海进入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季节了。”市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陈尼维解释,“这种季节性腹泻有两大病因,一是细菌作祟,二是人体消化功能下降。”
天气热,人体汗腺分泌增加,而消化腺体的分泌会减少。消化腺体包括胃液等,都是帮助消化食物的,一旦分泌减少,肠胃消化食物的能力就会下降,因此夏天里,许多人常常觉得胃口不好,还容易拉肚子。如果这时再吃冷饮,胃肠粘膜会快速收缩,引发肠痉挛,造成腹泻。
细菌作祟的腹泻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吃坏肚子”。发生细菌性腹泻有两个必要条件:致病菌,致病菌的数量。所有食品里都可能存在致病菌,很难预防,可以预防的是致病菌数量。细菌繁殖需要营养、水分、时间和温度。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细菌最易繁殖的温度为10℃—65℃。“在这一温度区间内,食物煮好2-3小时后,细菌的繁殖量就可达到引发食物中毒的数量。”市食药监管所所长顾振华说,“这正是我们反复强调食品应该即买即吃的原因。”
世博游客中发生的腹泻,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自带食品引发。顾振华发现,很多游人带茶叶蛋、熟食、冷面、冷馄饨、切片西瓜等入园。“早上在家里做好,等到中午再吃,就是把这些食品在高温下放了4-6个小时,繁殖出的细菌数量早已达到了制造腹泻的标准。”
因此专家建议,自带入园的食品一定要干,不能有馅,最好是保质期长的饼干、没有馅心的面包和真空包装食品等;可以带整条的黄瓜、整只的番茄,但不要带切片的水果和切开的蔬菜。
团队导游:应当切实负起责任
进世博园的团队游客越来越多,医生和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都希望导游能在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前些日子,食监人员到处寻访外地旅行团在上海的就餐饭店,发现很多并没有选择大中型餐饮单位,而光顾一些接待能力不足的小饭店。这就造成了隐患:客流量一大,那些应接不暇的小饭店很可能缩短餐具消毒时间、缩短烹饪时间,就容易引发群体性食品中毒。
有的旅行社自备了食物在园区内提供给团队游客充饥,对此,食监人员提醒:不要提供易于变质的食品,如盒饭、含水分较多的糕点和切开的水果等;食品数量应合理控制,不要超量。若安排游客自行用餐,也请多提醒大家注意食品安全。
同时,导游要多留心游客在沪期间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人出现疑似食物中毒的症状,要立即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并积极配合查证。“我们发现个别旅行团并不配合食监人员的调查,这很有可能加大食品安全风险。”顾振华说。
医生们还说,导游应该预备清凉油、人丹、腹泻药物等,多向游客宣传预防中暑、腹泻的知识,帮大家增强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