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时美食佳肴,杯酒尽欢。大鱼大肉过后,便秘、腹泻等肠胃问题就成了很多人的最大困扰。很多患者都有便秘、腹泻现象发生,医学专家建议:节后健康调整,首先从调整肠胃菌群入手。下列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肠胃疾病好发的常见因素,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
过节时美食佳肴,杯酒尽欢。大鱼大肉过后,便秘、腹泻等肠胃问题就成了很多人的最大困扰。很多患者都有便秘、腹泻现象发生,医学专家建议:节后健康调整,首先从调整肠胃菌群入手。下列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是造成肠胃疾病好发的常见因素,需要加以克服和纠正。
一、 生活起居无规律
饮食无规律,如饥一顿饱一顿的,极易扰乱胃肠道的调节、分泌及运动功能;作息无规律,如长期熬夜,使得生物钟规律被破坏,也易扰乱植物神经系统调节功能,进而诱发肠胃功能紊乱。所以,人们一定要注意安排好自己的进餐时间和生活节奏,按时就餐,按时睡觉,以使自己吃得香,睡得好,精神足,维持肠胃功能的正常状态。
二、食品与环境卫生差
感染是许多消化道疾病发生与发展的主要病因,如急性肠炎、痢疾、腹泻、肠道寄生虫病,以及及慢性胃炎、胃溃疡等,都与饮食卫生差密切相关。因此,要减少肠胃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注意保持好环境卫生,减少食物被污染的机会。其次要搞好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注意洗手,勤刷牙、勤换洗衣服,减少与致病菌的“密切接触”。第三要避免进食未洗净的蔬菜和水果,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少吃剩菜剩饭,预防病从口入。
三、挑食、偏食和暴饮暴食
挑食和偏食都会引起部分营养物质的不足或缺乏,特别是维生素B1的缺乏,可致消化道分泌功能减退,引起消化不良,而维生素B2的缺乏,则是导致如舌炎、口角炎发生的主要原因。另外,不注意节制饮食,经常过度饱食或暴饮暴食,不仅可引起肥胖,使得内脏脂肪积聚,降低肠胃蠕动功能,还使得肠胃功能紊乱,由此造成消化不良、便秘等。所以,人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饮食多样性,防止形成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要注意节制饮食,避免过度饱食,特别是应抵御美食诱惑,防止暴饮暴食。
四、吸烟、酗酒和久坐不动
医学专家指出,吸烟、酗酒是导致肠胃疾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吸烟可引起胃黏膜小血管收缩,减少黏膜的血流量,导致微循环障碍,造成肠胃黏膜缺氧,降低其分泌与免疫功能,使得肠胃黏膜易受损而发病。酗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因此,人们要尽量不吸烟,不酗酒,以减少尼古丁、酒精对消化系统构成的损伤。此外,人们还要多参加一些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以防久坐不动,引起肠胃功能下降而致肠胃疾病发生。
五、精神紧张和恶劣情绪
不良的精神心理活动如精神紧张、焦虑、抑郁,以及生气、发怒等恶劣情绪,都会造成大脑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下降,使得肠胃蠕动减慢或过强,从而造成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肠胃疾病发病率的增高。所以,人们要注意培养豁达乐观的精神状态,以减少不良情绪的负面影响,维护肠胃功能正常。
由于节日里,每顿饭菜都少不了油腻,所以大部分人都会出现脂肪摄入量过高的情况。因此节后要利用两三天时间,减少精制米、面,糖果,糕点的摄入。“要多喝水,早上起来最好先喝上一杯淡盐水,这样可以加快胃肠道的新陈代谢,减轻大量肉类食物和酒对肝脏的危害。如果嫌开水没有味道,那么喝茶也可以清除胃肠道的油腻,使胃肠道尽快恢复到正常水平。
如果因饮食不当出现腹泻、腹胀等现象,要及早到医院诊治,日常生活中可喝些酸奶、水苏糖等益生菌类饮品或多吃些苹果、番石榴等水果和帮助肠胃消化。
医学专家提醒:快速清肠不可取
节后,很多年轻人喜欢用断食的方法来“快速清肠”,自行以断食的方法来清肠,容易造成脱水和低血糖,打乱体内平衡,引起其他疾病的发生,特别对于体质弱者,用此极端方式对身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