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习惯,将连续排列的七天作为工作学习等作息日期的计算单位,叫做星期。 七天一星期的由来,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七天一星期是古代巴比伦人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的规律制定的。月亮盈亏的周期近似为29.5天,在这期间看不见月亮的日期大约有一天多,其余28天都能看见月亮。古代人为了短期纪日的需要,把见月的28天再四等分,每份七天。从考古挖掘出土的古巴比伦的文物中可以发现,三千年前巴比伦人已用七天作为一个计时周期。 另一种说法是,随着占星术在古巴比伦的出现,罗马人以七个天体(日、月、火、水、木、金、土)各代表一天。按照某一颗星象或某一个相应的神来称呼每一个周日。如第一天星期日,是祭献太阳神的,所以称太阳日;第二天星期一,是祭献月神的,所以叫月亮日;第六天星期五,是祭献金星的(亦称爱神维纳斯),所以叫金星日,第七天星期六,是祭献土星的(亦称农神萨忒恩),所以叫土星日。“星期”就是“星”的日期。 还有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根据《圣经》,基督在这一天复活。所以古犹太人,一直把“七”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俄罗斯人和其他斯拉夫人,不按上述史前时期的神来称呼周日,除星期日以外,依照次序来称呼。星期一作为第一个周日,星期日为最后一个周日。星期二称为“第二”,星期三称为“中间”,星期四称为“第四”,星期五称为“第五”,星期六称为“圣日”。 由于公历被世界是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因此,星期也成了世界是绝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一种计时制度。按照历史习惯,星期日是公休日,这当然也成了各国公认的作息安排。一些国家有过改变七天一星期的尝试。1792年,法国曾制定过一种十进位的历制,其中包括十天一星期,但很快被拿破仑所废止。1929年,苏联曾宣布一星期为五天,1932年又规定一星期为六天。但两次变革都遇到了麻烦,不得不于1940年再度恢复七日一星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