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内科何俊瑛高玉林卜晖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王永祥石家庄市传染病院黛二黑膦甲酸钠(Phospho……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内科 何俊瑛 高玉林 卜晖 河北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王永祥 石家庄市传染病院 黛二黑
膦甲酸钠 (P h o s p h o n o f o r m i c A c i d , P F A )是一种焦磷酸盐类似物 ,为非核苷类抗病毒药 ,无须经胸苷激酶活化 ,能直接作用于病毒核酸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部位 ,抑制 D N A及 R N A的合成 ,为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我们在 2000年 7~ 9月应用该药治疗重症流行性乙脑 ,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 :9例患者中 ,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3~ 64岁 ,平均 36. 4± 4岁。病程 4~ 10天 ,其中 4~ 7天 8例 , 10天 1例。
临床表现 :头痛 9例 ,发烧 9例 (均在 39~ 40℃之间 ),意识障碍 9例 (中度昏迷2例 ,重度昏迷 7例 ),癫■发作 8例 ,大小便失禁 9例 ,视乳头水肿 1例 ,呼吸困难气管切开 1例 ,轻偏瘫 1例 ,颈抵抗 9例 ,克氏征阳性 7例 ,病理反射阳性 5例。脑脊液检查 6例 :脑脊液压力均增高 ,白细胞增高 3例 (8~ 15× 10~6/L ),蛋白增高 3例 (0. 7- 1. 1m m o l /L )。
脑电图检查 8例 :广泛轻度异常 1例 ,中度异常 3例 ,重度异常 4例。血乙脑病毒 I g M抗体检测 :9例均阳性。
2.治疗方法 :9例均按一般病毒性脑炎收住院 ,血乙脑病毒 I g M抗体结果报告前 ,由主管医师决定是否应用膦甲酸钠及治疗次数、天数。
本组应用膦甲酸钠 (商品名 :可耐 ,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100m l :2. 4g静脉点滴 ,一日一次或一日二次。
3.疗效判定 :观察下列项目以判定疗效 :用药后体温恢复正常天数 ;意识由深昏迷至恢复清醒天数 ;停用呼吸兴奋剂天数 ;出院时残留的症状与体征。比较应用不同剂量、次数的病例之间近期疗效。
结果
讨论
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脑 )是由日本脑炎病毒 (J E V )引起的病毒性脑炎 ,近年来在成人中发病似有上升趋势。由于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从根本上控制 J E V感染 ,乙脑的病死率仍在 30%左右 ,存活者近半数表现有神经精神后遗症。寻找有效的抗 J E V治疗措施 ,是临床医生多年来迫切需求解决的问题。因此 ,我们进行了膦甲酸钠 (P F A )治疗重症乙脑的尝试。
采用 P F A治疗的 8例重症乙脑患者 ,体温在 1~ 3天降至正常 ,其中 4例 (50%)在 P F A治疗 1天后体温恢复正常。 4例治疗前依赖呼吸兴奋剂维持呼吸的患者 ,治疗后 1~ 2天停用呼吸兴奋剂。 7例患者在治疗后 1~ 13天神志恢复正常。而未用 P F A治疗的例 9应用一般药物治疗 ,住院后持续高热 10天 , 35天后仍处于嗜睡状态。
从 P F A治疗剂量、天数与疗效关系分析来看 ,本组除例 8应用 P F A治疗—天 ,出现心律紊乱、心力衰竭 ,拒绝抢救自动出院外 ,例 1、 5、 6、 7应用 P F A 2. 4g ,静点,一日二次 ,均痊愈出院。例 2、 3、 4,一日一次静点 P F A ,均以好转出院。其中例 3虽住院 48天 ,仍残留表情呆滞 ,反应迟钝 ,言语不清 ,四肢肌张力高 ,行走困难。与例 3病情相同的例 7采用 P F A 2. 4g一日二次 ,共 17天 ,无后遗症 ,在住院第 18天痊愈出院。综上所述 ,用 P F A治疗乙脑以 2. 4g (40m g /k g )静点一日二次 , 10~14天为宜。
P F A的不良反应 ,有肾功能损害、骨髓抑制等本组病例未见上述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 P F A对乙型脑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可能的机制是 :病毒的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 N A ,病毒感染细胞后 ,基因组直接发挥 m R N A作用 ,指导结构蛋白质和 R N A聚合酶的合成 ,在 R N A聚合酶的作用下 ,病毒基因组进行复制 ,进而组装成完整病毒。由于 P F A直接作用于病毒 R N A聚合酶的焦磷酸结合位点 ,因而能干扰病毒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