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
中健网门户
›
中医频道
›
名医大家
中医频道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中医首页
中医杂谈
药膳养生
特色疗法
中西结合
辩证论治
词典图谱
名医大家
奇方妙药
■
名医大家
洪绍元:独臂中医美名远扬
他,在日本鬼子侵略中失去右臂,饱受终身残疾的痛苦;他,拜名师学成中医,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终身不懈的追求;他,从院长的位置上退休,为民服务的热情依然不减;他,就是83岁高龄的杭州市名中医、原大同医院院长洪绍元。壮志少年求学路上断手臂1926年1……
时间:2008-7-8 13:05
著名老中医郭可明塑像落成
毛主席亲切接见郭可明著名老中医郭可明塑像日前在石家庄市第五医院落成,首届国际郭可明学术思想研讨会也同时举行。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段惠军出席塑像揭幕仪式。郭可明是石家庄市五院已故老中医,我国著名中医学家。1954年,石家庄发生乙型脑炎流行,致死率极高。在西医没有特效疗法的情况下,郭可明运用中医学理论,使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
时间:2008-4-24 16:24
八旬老中医起早贪黑忙出书
昨日,鹿泉84岁的刘方正老人在书桌前一坐就是多半天,聚精会神地修改自己的中医针灸疗法心得体会。“在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将毕生的中医行医经验全部编著成书,为后人留下一笔财富。”刘方正说。刘方正家住鹿泉北新城村,195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做学员时参加了抗美援朝,并担任医疗小组组长。上学时,刘方正学的是西医。1955……
时间:2008-3-26 16:14
梁文珍:中医殿堂辛勤育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医务工作者,也是一名普通的临床教师。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不但提高了自己,也体现了自身价值,更获取了无限乐趣。我将一如既往,甘为蜡烛,为党的医学教育事业努力工作。"在获得2007年全国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后,安徽中医学院梁文珍教授平静而铿锵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教书育人师德至上作为中医妇科学临床……
时间:2008-1-28 16:19
老中医罗方印:不做良相便做良医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全国优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表彰大会上,四川绵阳市老中医罗方印获全国优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并被聘为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副会长,其诊所为全国优秀民营中医医疗机构,在四川,他是唯一一个获得该殊荣的中医。近日,记者走近罗方印,体会到了罗方印所说的那句古语的真正含义——不做良相便做良医在绵阳的中医界,说……
时间:2007-11-28 15:35
王士雄
王士雄(1808~)867),字孟英,号梦隐(一作梦影),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睡乡散人、随息居隐士、海昌野云氏(又作野云氏),祖籍浙江海宁盐官,迁居钱塘(杭州)。曾祖王学权精于医,著《重庆堂随笔》即为士雄之诞年,乐而作之。其思想开放,接受西说,作汇通之论,后亦影响及于士雄。祖父王国祥、父亲王升亦业医,但士雄早年失怙,十四岁丧父,历经贫困,二十余至金华充任盐行会计。因酷……
时间:2007-11-10 12:49
邓铁涛自述万里云天万里路
邓铁涛(1916-),广东开平县人。幼承家学,及长又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武汉等地。解放后曾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师、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等职。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副理事长……
时间:2007-11-2 13:49
京城四大名医之孔伯华
孔伯华(1884-1955),名繁棣,别名不龟手庐主人,山东曲阜人。他少年时随祖父学医,25岁时就应邀在北京外城官医院出诊。1929年,反动政府意欲消灭中医,他便联络同道在京师创办了医药学会,奔走呼吁,其间作了大量的工作,终于使政府取消了前议。同年,他与肖龙友先生共创北京国医学院,并肩作战,辛苦操劳,在沉重的当局压力下培养出了大批的下一代中医人才,这些学……
时间:2007-11-2 13:47
京城四大名医之施今墨
施今墨(1881-1969),浙江萧山人,原名毓黔,字奖生,他13岁时从其舅父,河南安阳的李可亭先生学医,又因政治不定,进入京师法政学堂,接受革命理论。后来追随黄兴先生,并参加了辛亥革命。后来渐感时世虽异,许多官员仍不改争权夺利、尔虞我诈的封建官僚作风,便对革命大为失望,慨叹不已。既然“不为良相,则为良医”,他便从此弃政从医。施……
时间:2007-11-2 13:43
著名中医专家—刘树农教授
刘树农教授,江苏淮安人,生于公元1895年12月5日,卒于公元1985年9月20日。享年九十一岁(虚龄),曾任上海中医学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研究所顾问。他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学家,也是苏北地区“山阳医学”流派的一位著名代表人物。一、家世生平刘树农先生出生于淮安一个六世祖传中医之家,先辈擅长内科,尤精儿科。曾祖被病者誉为“活痘神”。祖父刘紫……
时间:2007-10-30 10:33
著名的中医学家—岳美中
岳美中岳美中,原名岳中秀,号锄云,出生在河北省滦南县小岳各庄的贫苦农民家庭。从8岁起,靠父母东挪西借读了8年私塾。他学习刻苦,五经四书皆能背诵。继之考入半费的滦县师范讲习所,17岁充任小学教员。他于教学之余,随乡居举人石筱珊先生学习古文诗词,获深厚的文史学基矗1925年,为赴梁任公王静庵创办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之考……
时间:2007-10-25 17:42
华佗妙治喉疾
有一次,华佗被王爷请去,为其三岁的小公子治玻小公子经诸医诊治无效,汤药难下咽。但查脉搏正常,脸色无异。这是何种疑难病呢?华佗百思不得其解。华佗命王爷的侍从将食物送入小公子嘴里,只见小公子勉强动嘴,却咽不下,吐不出,顿见脸部胀得通红,甚为痛苦。经反复观察,华佗确定小公子喉内一定有异物。经过仔细询……
时间:2007-2-10 11:16
孙思邈拜师
金银花当年,名医孙思邈还曾拜过两位山姑为师呢。有一次,唐太宗患病,太医们束手无策。于是,太宗传旨召孙思邈进宫。孙思邈为唐太宗诊过脉,开了药方。一剂下去,不见起色,又服一剂,仍不见效。唐太宗没有责怪他,让他先回家去。孙思邈心里很不痛快,行走了半天,他来到一座山下,向山民讨口水喝。这户山民只有姐妹俩,以卖药材为生。她们……
时间:2007-2-10 11:15
孙思邈
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102岁(也有说他活了141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7岁时读书,就能“日诵千言”。每天能背诵上千字的文章,到了20岁,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的学说,并对佛家的经典著作十分精通,被人称为“圣童”。但他认为走仕途,……
时间:2007-2-8 11:11
羊城“老中医”很年轻
沈坚华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场赛跑,候诊的长龙就是他的“跑道”。他坐诊的国医馆在充满老广州气息的西关长寿路,3层楼,门脸儿不大却很典雅,密密匝匝的药匣子(见图,本报记者黎旭阳摄),古色古香的装修,仿佛是从前的中药铺子。帅哥酷妹看中医一对打扮时尚的年轻男女一边用手提电脑看碟,一边等着沈医生叫号。女孩子说自己是听朋友介绍后第一次来,以前没有接触……
时间:2007-2-3 10:30
1
2
3
4
5
6
7
8
9
/ 9 页
下一页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第358期]尿频尿急,不一定是发炎
OAB(Overactive Bladder),膀胱过度活动症,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
[第357期]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
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耳鸣
[第356期]不一样的肝脏结节
肝脏结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并且引起肝小梁排列紊乱所形成。肝结节
[第355期]头晕,您了解吗?
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
Copyright © 2001-2025 HEALTHC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