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
中健网门户
›
中医频道
›
中医杂谈
中医频道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中医首页
中医杂谈
药膳养生
特色疗法
中西结合
辩证论治
词典图谱
名医大家
奇方妙药
■
中医杂谈
中医中的全科思想
作为一门至今仍傲然屹立于现代世界科学之林的传统学科,中医学不仅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精深的科学内涵,而且具有独特的诊病手段和良好的治疗效果。自明末清初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以后,中西医两大医学体系长期共存,同步发展,并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融会贯通,涌现出一批中西医结合的生力军,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的医疗卫生体系。全科医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北美兴……
时间:2007-1-19 14:21
道教哲学与中医药学的发展
道教和中医学的关系,一般而言,就其内在的文化本体的一致性上,是在哲学层次上的统一。因此,道教对中医学的重大影响,就必然表现为以道的本体论对中医学发展所作的哲学贡献。关于道的哲学研究,以及对中医学的发展的相关性研究,学界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但是,由于西方文化和哲学对中国文化发展在近代以来的滥殇,致使对道教和中医学的关系的研究也受到西方哲学的形式化……
时间:2007-1-17 14:20
看中医前别喝牛奶豆浆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即望、闻、问、切,四诊中对望诊非常重视,因为望舌象直接关系到寒热虚实辨证,因此看中医前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不宜喝牛奶、豆浆等乳白色食品:喝这些东西容易使舌苔变白腻,造成医生误诊。不宜吃橄榄、乌梅、杨梅等深颜色食品:这些食物容易使舌苔变黑,造成误诊。……
时间:2007-1-17 13:21
杏林、橘井的典故
众所周知,“杏林”—词是中医界常用的词汇,医家每每以“杏林中人”自居。然而“杏林”一词典出汉末三国闽籍道医董奉。董奉,字君异,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与当时的张仲景、华佗齐名号称“建安三神医”。在诸多有关董奉传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响的乃是他在庐山行医济世的故事。据《神仙传》卷十记载:“君异居山间,为人……
时间:2007-1-16 11:03
刘寄奴
刘寄奴本来是宋武帝刘裕的小名,为什么又成了一味中药名呢?原来传说刘寄奴小时上山砍柴,见一巨蛇,急忙拉弓搭箭,射中蛇首,大蛇负伤逃窜。第二天他又上山,却隐隐约约从远处传来一阵阵捣药声,即随声寻去,只见草丛中有几个青衣童子捣药,便上前问道:“你们在这里为谁捣药?治什么病呢?”童子说:“我王被寄奴射伤,故遣我们来采药,捣烂敷在患处就好了。”寄奴……
时间:2007-1-16 10:59
冬天多吃葵瓜子
冬天防止肌肤冻伤,除了注意局部保暖外,还可以吃点葵瓜子。手、脚、面颊和耳朵等是容易受冻的主要部位,除了寒冷导致皮肤血管收缩、血液淤滞,会引起肌肤受冻之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缺乏维生素及营养不良等,也是发生冻疮的常见诱因。因此,可以从饮食上巧做“文章”,平时不妨适量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尤其是注意补充维生素E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葵瓜子、……
时间:2007-1-16 09:07
牛黄解毒片也有毒
牛黄解毒片(丸)的主要作用是解毒,但如果使用不当却可以导致中毒,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在其配方中,大黄、黄芩、桔梗、甘草、生石膏虽然用量较大,但它们毒性较低;牛黄、冰片毒性亦较低,且用量较校惟有雄黄毒性最强,用量大,其主要成分硫化砷,含砷约75%,含硫为24.9%,遇热易于分解氧化,变成有剧毒的三氧化二砷,即俗称的砒霜,其毒害作用可影响到神经系……
时间:2007-1-15 12:57
看中医勿轻信“祖传”
3月13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出特别警示,目前国内医疗市场上有个别医疗机构或人员,打着中医特色专科或祖传中医治疗疑难病的旗号,通过不正当手段,发布非法广告进行欺骗活动,广大患者不要轻信非法医疗广告的虚假、夸大宣传。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寻求中医医疗、保舰康复或咨询服务,要去由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正规医疗机构、诊所。记者点评:由……
时间:2007-1-13 11:26
素食mm的三“症”五“忧”
除了宗教和健康之外,爱美也成了人们,尤其是年轻女性热衷素食的一大因素。有些美眉们为了达到某种苛刻的审美标准,在没有经过专家或任何科学的引导下盲目戒食一切脂肪、蛋白质类食物,非水果、蔬菜不吃的“素食强迫症”,有的甚至吃过一点东西就马上称一称体重,生怕自己有一点点发胖。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友或同事出现这样的情形,就有可能是强迫症的征兆:症状一:……
时间:2007-1-12 11:20
调查发现一辈子单身更有可能早逝
一项针对6万多名美国成年人的研究发现,一辈子单身的人更有可能早逝,持久的家庭生活与更长久的寿命紧密相连。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了6.7万余美国成年人的人口普查和死亡证明数据,结果发现,在1989年至1997年间,在被调查者当中,离婚或分居者的死亡几率为27%,鳏夫和寡妇的死亡几率为40%,而从未结过婚的人死亡的几率高达58%。研究……
时间:2007-1-11 13:41
中医的别名你知道吗?
中医,即相对西医而言。在西方医学没有流入我国以前,中医基本不叫中医这个名字,而是有独特且内涵丰富的称谓。第一个名字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第二个名字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据说,华佗被杀前,为……
时间:2007-1-10 17:10
古代女性医学家典故集锦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医技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病,深得后人的敬仰和称道。医技高超征召入宫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
时间:2007-1-10 16:21
中华医药必将拯救全人类
一、《黄帝内经》的战略审视:世人把《黄帝内经》只奉为中医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实为认识上的片面。我认为《黄帝内经》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养生学》的第一部集大成式的经典著作。我如此认为是因为《黄帝内经》无比深邃的理论的出发点是关爱生命、倡导养生,其目的是通过养生,实现生命的完美进程。养生者,养护生命也。《黄帝内经》论述的浩瀚的具有超前意识地创造性……
时间:2007-1-10 11:21
我国中医药研究四大发展趋势
当前,为使我国中医药工作与现代医学及国际医学发展水平接轨,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据有关专家分析预测中医药研究发展的趋势:1.高新技术的应用:21世纪是生命科学世纪。近40年来生命科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等其它学科专家运用各自学识和手段进入生命科学领域,初步揭示了生命的奥秘,为新兴产业提供新理论和技术。近十几年来,中医药界采用现代科学高……
时间:2007-1-9 14:57
中医行医的招牌 葫芦
古时候的行医者无论走到里,身上都背着个葫芦。葫芦作为行医的招牌,据传这还有个来历呢!东汉时期,有个叫费长房的人见一老翁在街上卖药,凡吃过他的药的病人,立即见效,药到病除。费长房看了以后,就想拜老翁为师。于是待人散后尾随跟踪,见老翁跳进一家酒店墙上挂的葫芦内,心想这老翁决不是等闭之辈,更增加他拜师的决心。于是,他便在酒……
时间:2007-1-9 14:51
1 ...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30
/ 30 页
下一页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第358期]尿频尿急,不一定是发炎
OAB(Overactive Bladder),膀胱过度活动症,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
[第357期]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
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耳鸣
[第356期]不一样的肝脏结节
肝脏结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并且引起肝小梁排列紊乱所形成。肝结节
[第355期]头晕,您了解吗?
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
Copyright © 2001-2025 HEALTHC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