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药品器械 查看内容

药价改革或更激进 4类药品有望在年底放开

2014-11-6 12:15| 发布者: 丁宁| 查看: 16| 评论: 0|原作者: 庞倩影 杨文裕|来自: 新快报

摘要: 医药界正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药价改革,最新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显示血液制品等4类药品或在年底前最先放开。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放开的具体工作方案在2014年11月上报国务院审批,2015年1月起实施。
    医药界正酝酿史上最大规模的药价改革,最新消息是“国家发改委向各省物价部门下发征求意见稿,讨论全面放开药品价格”,显示血液制品等4类药品或在年底前最先放开。而医保目录内的药品价格放开的具体工作方案在2014年11月上报国务院审批,2015年1月起实施。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俊修昨日对记者表示,本月下旬将马上就此进行会议探讨,医药价格市场化值得肯定。 

    ■新快报记者 庞倩影 实习生 杨文裕

    低价药药价限制已放开,落地执行存悖论

    事实上,今年的药价改革激进从放开低价药药价开始。

    多年来,我国对药价采取最高零售价管理,中央及省级物价部门按权属不同分别制定药品“最高零售价”。然而,有人认为现行“最高零售价”并不能消除“药价虚高”等问题,也没有合理地处理好药品价格与质量的关系,这样的管理制度已不能适应存在,新的药价管理模式已经行业内的热点话题。

    药价居高不下,加重了“看病贵”的问题。如何减负,国家发改委管理药价的思路变化首先体现在低价药上。今年4月15日,发改委会同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意见的通知》;随后,在5月8日宣布对低价药品进行清单管理,放开对低价药的最高零售价限制。新政颁布实施后,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份先后公布了低价药本省目录和实施方案。

    但与之相悖论的是,应新版GSP认证要求,零售药店的经营费用再次提高,要有所盈利则必须以最高零售价销售。低价药相对来说利润少,导致药店销售意愿不强,甚至不愿意卖,从而影响了产品销量。按之前的最高零售价的管理模式,低价药要么进不了药店,要么得不到推广。低价药政策出台后,由于价格管理上的调整,过去的推广模式也会随之改变。

    血液制品等特殊药品,年底或率先松绑

    无论落地执行如何,在业内看来都是一种开明的方向。而现在从低价药药价放开,到如今的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到,药价改革越来越激烈。

    根据媒体(《第一财经日报》)拿到的征求意见稿表示,年底有望放开的范围除了非处方药,还包括了血液制品、预防免疫药品、精神和麻醉药品与专利药等以往管制严格的品种。

    血液制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和疫苗等一直被视作安全监控等级最高的“特殊药品”,为什么能够率先获得松绑?

    《征求意见稿》解释了优先放开的原因:“在放开的药品中,血液制品因随着市场发展,生产企业不断增加、竞争加剧,医保目录内已有可替代药品”、“一类精神和麻醉药品是实行严格的生产流通管理,定点生产,使用环节几乎不存在滥用情况,市场价格稳定,市场销量小”。而全国统一采购的预防免疫药品和避孕药具,主要是实行统一采购并免费提供给特定的人群使用,其价格可由财政与有关企业通过协商或招标的办法确定。对于专利药价格市场化问题,该征求意见稿的表述为:“专利药属于创新药,上市时间短,市场销量小,放开价格有利于提高研发创新的积极性。”

    广东本月下旬集中探讨,各省市场化已先动

    对于民众和企业同样重点关注的医保目录药品价格放开,该征求意见稿表示:“我国医药生产、流通环节竞争充分,药品品种多、质量和成本差异大。在‘以药补医’体制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现行制定最高零售价的办法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可能消除‘药价虚高’的问题。在全民医保体系已经建立,且招标采购制度逐步完善的情况下,医保目录内的药品已具备放开价格的条件。”

    不过,目前“药价放开”的落地细则尚未公布,价格放开后是否仍进行招标,行业会不会发生结构调整同样未知。但是广东省医药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俊修表示,将会在11月下旬就此进行会议探讨。但可以肯定,放开医药价格,或者叫做医药价格市场化,有竞争才会有更加公平合理的价格,才会有在性价比上的优胜劣汰。

    而且各省已经在快马加鞭,实际上,在10月22日,江西省发改委刚刚对旗下全部601种省管非处方药品实施价格放开政策,不再对这些药物设置最高零售价。几天后,湖北省卫计委又宣布,允许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以带量采购方式与药品企业议价采购,实行量价挂钩。

    四成医药股 年内创出历史新高

    二级市场上,在大市近期表现非常强劲下,医药股的整体表现算得上不愠不火,其中部分品种表现甚至还有所分化。例如,大市值医药股中,云南白药、白云山、天士力、康美药业、复星医药等多只板块龙头品种表现明显跑输大盘,仅中恒集团、恒瑞医药、上海莱士等少数大市值医药股表现不错,其中恒瑞医药和上海莱士更是在近期创出了历史新高。

    与大市值医药股表现相比,小市值医药股近期的股价表现明显更佳,如莎普爱思、迪瑞医疗、一心堂、丰原药业、台城制药等,均曾在近段时间内股价翻倍。贵州百灵、华润万东、西藏药业、仟源医药、三精制药、沃华医药、桐君阁、永安药业等股价大涨逾5成者,更是比比皆是。

    更值得称道的是,从全年以来的走势来看,在今年经济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的大背景下,医药股作为典型的逆周期品种,股价表现仍非常可靠。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在两市186只医药股中,在今年以来大盘录得累计上涨14.33%下,跑赢同期大盘表现的医药股仍多达138只,占比高达74.19%。数据还显示,在大面积跑赢大盘的同时,今年以来已有78只医药股创出了前复权历史新高,占比超过了四成。(曾勇)

    ■研报

    药品价格最高零售价管制有望放开, 推荐血液制品、低价药和OTC企业

    申银万国:

    现行最高零售价管理制度存在诸多不足,发改委有意放开药品价格确有其事。我国对药价采取最高零售价管理,中央及省级物价部门按权属不同分别制定药品最高零售价。现行最高零售价管理制度施行多年,存在诸多不足:1.药价只降不升,多数廉价药短缺;2.最高零售价处理不好药品价格与质量的问题。探索新的药价管理模式是今年发改委年度工作重点,有意放开药品最高零售价管理确有其事。

    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放开需多部委协调,诸多细节问题尚不明确。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放开需多部委协调,发改委放开最高零售价管理后的药价如何与医保报销制度衔接,如何与卫生部门举行的药品招标制度衔接,我国药品质量差异大,发改委对部分药品给予单独定价,单独定价制度如何衔接;我们认为,医保目录内药品价格放开需要多部委协调,诸多细节问题尚不明确。

    发改委取消最高零售价管理,对医保内与非医保产品影响需要区别分析:1.医保目录内药品,取决于配套机制的设计,目前尚难以进行详细分析,核心关注医保承受能力与新机制对于医生处方行为的影响;2.医保目录外药品,此类产品价格不涉及医保,定价机制比较灵活,但销售放量核心关键不在价格。如医保目录外专利药,在现行药价管理制度价格所受限制原本不大。OTC市场比较市场化,定价机制相对简单,放开最高零售价管理后也会受益。

    药价管理制度调整是事关行业全局的大事,需要持续紧密跟踪研究。从投资角度,我们倾向于认为,当前供不应求的血制品(华兰生物、天坛生物、博雅生物)部分定价过低,和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的产品(中新药业、天士力、云南白药、桂林三金、千金药业等),以及品牌OTC企业(江中药业、华润三九等)将显著受益于药价管理制度的调整。

    投资策略:逐步回归一二线成长股,看好估值修复行情表现。今年医药板块整体表现落后于大盘,主题股、题材股、小市值医药股表现相对活跃,传统一二线成长股表现平平,我们认为当前是一二线成长股估值修复时间窗口,建议着眼2014年四季度与2015年跨年度布局,逐步回归一二线成长股,分享估值切换行情表现。我们着重推荐恒瑞医药、康美药业、天士力、北大医药、人福医药、华邦颖泰、上海医药、华兰生物、爱尔眼科、复星医药,我们看好此轮国企改革(国药股份、国药一致、现代制药)和次新股表现(一心堂、莎普爱思、我武生物)。创新、整合和医疗服务是产业方向,继续战略性看好。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