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帖子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快讯 专家提醒 查看内容

寒冷季节 需谨防被“取暖神器”低温烫伤

2015-12-31 14:58| 发布者: 梓小陌| 查看: 82| 评论: 0|原作者: 史爱华|来自: 中健网·医讯

摘要: 冬季来临,气候寒冷,热水袋、手炉、暖宝宝等“取暖神器”的使用率明显升高。
  中健网讯 冬季来临,气候寒冷,热水袋、手炉、暖宝宝等“取暖神器”的使用率明显升高。唐山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一病区主治中医师刘颖介绍:但每年入冬以后都有因这些“取暖神器”造成低温烫伤而就医的。所谓低温烫伤,就是较长时间接触温度并不是很高的热源所致烫伤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温度超过45℃的热源才可导致人体正常皮肤烫伤。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取暖设备和理疗设备的温度虽然不高,如果接触时间很长亦可导致皮肤烫伤。

低温烫伤的特点
  皮肤、皮下组织的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及热力作用时间。一般认为,造成人体正常皮肤损伤的温度阈值为45℃,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越重,较低的温度为什么也会导致烫伤呢? 首先,人体局部与高于体温但低于45℃的致热源接触时不会产生明显的痛觉; 如果长时间接触,则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会因适应而麻痹,而痛觉正是人体最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其次,相对低热的持续作用,虽温差小,但表层组织脱水缓慢,热容量大,向深部组织传导的热量多,使深部组织的热损伤逐渐累加。最后,流动的血液本来能够带走热量而有效防止热能蓄积,如果局部长时间与致热源接触,尤其同时受压,就妨碍了局部血液流动,容易使热能蓄积起来而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刘颖中医师提醒尤其是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感觉神经病变,痛觉及温度觉减退,甚至丧失,失去自我保护的功能,同时,糖尿病患者多存在局部微循环障碍,动脉血供降低,仅可维持完整皮肤保护下的组织生存,一旦发生损伤和感染,这些组织常不能做出适当的反应,造成创面难以愈合。

低温烫伤的预防
  一般认为40-45摄氏度为较为适宜的温度。但即便是这个温度,过长时间接触也可能造成皮肤诸如红斑一类的伤害。刘颖建议一是不应长时间接触热源,二是需要短暂取暖时不要使皮肤直接接触热源。
  特别是糖病患者,由于局部微循环病变,血液循环障碍,皮肤散热功能减退,即使在正常人不致烫伤的温度,因热消散率差,导致热积聚,也会引起组织损伤。因此糖尿病患者在控制好血糖的前提下,需要热水洗脚时,最好由家人帮助试水温,水温以37℃为宜。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