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
中健网首页
›
老年频道
›
老年心理
老年频道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老年保健
老年事业
老年心理
老年生活
老年疾病
老年用品
老年饮食
老年护理
■
老年心理
女人要克服“怕老”心理!
曾经有过美貌和姿色的女人在30岁前与30岁后经历这种强烈的对比后,顿时感觉一过“岁数”,你的魅力就会大打折扣!面对这样巨大的心理落差怎么能叫人不伤感和心寒呢!这也就难怪女人对“老”的恐惧了!美国心理学家桃乐西·卡耐基在其《心灵的成熟》一书中指出,成熟比保持年轻更有魅力,“心灵成熟的人不会衰老,即使他已白发斑斑,仍然才华横溢,风度翩翩,聪明睿智,善于创……
时间:2007-3-8 15:38
呼唤退休培训
与一些老年朋友打交道,发现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急刹车”式离退休后,由于“惯性”,一时很难适应环境的改变、角色的转换、心态的平衡,相当长时间无所适从、茫然无助。这其中可能缺乏一个“缓冲通道”,如果像就业前培训一样也来个“软着陆”式离退休前培训,也许情况大有改观。正如中国老年学会理事李澍卿指出,现在这一代老年人的思维方式、行……
时间:2007-3-6 15:28
老人心理健康要戒八个过度
一戒“忧虑过度”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然而凡事应有个尺度,切不可杞人忧天,终日忧心忡忡、无端悲愁。即使生活中确实发生了令人烦恼、焦虑的事情,我们也应振作精神、积极面对,而不该整天闷闷不乐地就此消沉下去。二戒“高兴过度”高兴本来是好事,但要防止“乐极生悲”,特别是当生……
时间:2007-3-5 15:27
“心理感冒”能够致命
许多病人家属都抱怨说,亲人病后脾气变坏了,不好侍候。殊不知,这不能责怪病人,而是患病特别是患了较为难治的慢性病之后,病人在心理上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出现许多容易被人误解的心理问题。了解病人的这些异常心理,不仅有助于对病人的理解和体谅,而且还能更好地照料病人,有益于疾病的康复。健康人精力集中于工作或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人……
时间:2007-3-2 11:33
抗打击的性格差异
也许有人会问:“很多人被病魔和伤痛折磨过,他们为什么不会选择自杀这一条路呢?”心理学家指出,如果一个人在一段短时期内经历了许多压力事件,如重并伤痛、亲人去世、转换工作、失业等,他们可能会有很多不快的感受,而当他们再遇上非常强烈的考验,他们就可能会走上自杀的路途。这个说法始终都是倾向于把事情简化了,好像只要你遭到一连串严重打击,便会无可避免地应付不来,而……
时间:2007-3-2 11:32
老年休克后的心理护理特点
(一)对病人作心理上的安抚休克病人的意识是清醒的,对突然的病情变化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如害怕、恐惧、焦虑等,这些反应与休克之间会形成负反馈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病人是清醒,也就有可能接受护士给予的良好心理影响。护士要选择适当的语言来安慰病人,耐心解释有关病情变化,以稳定病人情绪,减轻病人痛苦。护士在实施抢救中,说话要细声而谨……
时间:2007-2-10 09:20
希望——老年人的健康支柱
“希望”,是尚未实现的愿望和期望,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活动。它是人类生活的力量,更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支柱。老年人和中青年人对希望的态度有着很大的差异:中青年人年富力强,他们既有短期内即可实现的希望,也有需要经过长时间奋斗才可实现的希望。而老年人的希望则多是短期就能实现的,例如希望学会琴、棋、书、画,学会烹调,学会太极拳,学会……
时间:2007-2-8 11:17
随和的人不容易老
随和一点好.随和的人一般和同事、朋友、亲人的人际关系较好,工作比较顺手,自己也心情愉快,有利于健康长寿,不容易衰老人要善于随和.即便原则问题,也要平等地和人家交换意见,不闹意气,不存成见,切莫居高临下,杀气腾腾地采取压制人家的态度.真理只有在平心静气中去探索,想靠加大嗓门,压制人家,那是自……
时间:2007-2-8 11:15
老年别把痛苦放大
因急性肺炎,老张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但出院后总感觉肺部隐痛,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尽管家人一再劝解只是普通的肺炎,静养一段时间就可痊愈,但他却认为是家人故意隐瞒病情,整日变得焦虑不安、忧心忡忡,肺部不适症状也因此越来越严重。就在老张萎靡不振时,一位多日不见的老友打开了他的心结。那位老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行走异常困难……
时间:2007-2-8 11:11
老人要学会自我消除寂寞感
8月9日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子女们,常回家看看》的社会新闻。记者在对几位独居老人缺少子女关心、寂寞度夏的现状作了披露后提出:“要关注独居老人度夏,要让老人们得到精神慰籍。”诚哉斯言!确实,独居老年人比起“三代同堂”的老年人来,其寂寞感难免要更甚一些。子女应该设身处地为自己的父母着想,以多种有效方式关心自己的父母亲。但客观地讲,完……
时间:2007-2-7 11:38
老人“巢空”心不空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空巢”家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问题。据统计,我国目前的“空巢”家庭已经接近33%,“出门一把锁,进家一盏灯”,成为这种家庭的生动写照。目前的“空巢”家庭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有儿女,儿女却不在身边,无法亲自进孝;二是无子女,鳏居或寡居;三是老人与子女的关系恶化;四是子女……
时间:2007-2-7 11:30
请给老人更多心理关爱
孩子长大了,生活富裕了,许多忙碌了大半辈子的老人闲下来却觉得缺了些什么。从老家来到省城给儿子带孩子后,龙岗小区的张大妈心里老觉得别扭:白天,儿子和儿媳妇上班一走就是一天,她带着孙子在院内转来转去,想和别人搭句话,别人又听不清她的老家话;晚上,想串个门,谁也不认识,只能呆在屋里看电视。“比老家吃得好,可就是觉得憋得慌。”……
时间:2007-2-6 11:12
音乐有助改善老年心理问题
生活在都市里的老年人由于长期缺乏与人沟通,易产生孤独、自尊感不强和老而无用的感觉;也有些老人将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与家庭和睦。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心理疾病,进而造成老年痴呆。有心理问题的老年人时常会表现出健忘、失眠、心情焦虑等症状,并影响到日常行为,而这在旁人眼中就常常以为是“老糊涂”了。老人是一个弱势群……
时间:2007-2-6 11:04
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角色转变与社会适应的矛盾这是老年人退休后带来的矛盾。退休、离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迁,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是大不一样的。据对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和退休工人的对比调查,工人退休前后的心理感受变化不大。他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更充裕的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且有足够的……
时间:2007-2-5 11:26
离退休后情感障碍
离退休后情感障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情感障碍发生的时间均在离退休后不久,多为高级干部或高级知识分子,早期表现不易被认识,常使生活质量受影响,可能伴随身体、心理、精神等几方面状况的下降。情感障碍的发生和发展与未及时给予心理疏导有密切关系,形成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离退休前的心理准备不足。相当一部分老干部在离退休前对日后的生活过分乐……
时间:2007-2-5 11:21
1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30
/ 30 页
下一页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
[第167期]“完全控制”哮喘,你该怎么办?
武蕾,主任医师、教授,河北省中医院呼吸二科主任,擅长运用中医理论及中西医结合的方
[第166期]告别失眠的日子
成立,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毕业于河北中医学院,毕业后至今一直在河北
[第165期]水肿与肾脏的关系
冯忖,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主治各种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
Copyright © 2001-2016 HEALTHC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