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这问题很老套,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一个人,你会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有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离我最近的那个,因为离我最近的那个最可能被救起来。”
滑头的丈夫说:“我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他自己的母亲还是儿子的母亲,就让问者去猜好了。
轮到老实的丈夫回答了,但他确实不知道应该怎样选择,于是他只有回家把这个问题转述给自己的儿子、妻子和母亲,问他们自己应该怎么办。
儿子不屑地说:“我们这里根本没有河,怎么会全家落水呢?不可能!”他的年龄使他只会乐观地看待目前和将来的一切。
妻子则对丈夫的态度大为不满:“亏你问得出口!你当然得把我们母子都救起来。我才不管什么只救一个的鬼话呢!”女人总是认为丈夫必然有能力,也必须有能力担负起他的责任。
母亲没等他把话说完,已经大吃了一惊,紧紧抓住儿子的手,惊慌地说:“我的儿,我们都掉进水里了,你不是也掉进水里了吗?我要救你!”老实的丈夫顿时热泪盈眶。
诚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时候爱在生死面前考验着每一个正爱着、或正期待着爱的人。当你的孩子遇到危险时,你是否愿意用死去换取孩子的生存机会;当你的爱人遇到危险时,你是否能冒死相救;当你的父母快要离开人世时,你能否让他们不留下什么遗憾地离去;当有一点生存的机会时,你是否愿意将希望留给自己所爱的人……爱在生死面前并不脆弱,离去的人总是希望活着的人能活得更好!那句“直教人生死相许”讲的并不只是爱情,说是亲情也许更加贴切。因为爱情的诺言是生死相依,而至深的亲情,却是可以为对方去死。
是的,我们在此姑且不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做任何评说,我们先把大道理放在一边,仅从做人这一角度来讲,子女就应该善待老人。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有什么比母爱更无私的呢?有谁能掂出沉甸甸母爱的分量,又有谁真正能够偿还呢?(文/伊秀) >>>>男人的智慧:吃软饭做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