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药养生

中健网 >> 公益行 >> 我与中医药征文 >> 专业投稿 2014年09月28日 中健网·我与中医药主题征文 刘云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现代人更是逐渐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与“治未病”相结合,相辅相成。

  “养生”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中医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养生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现代人更是逐渐认识到养生的重要,与“治未病”相结合,相辅相成。

  一、遵循自然规律

  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顺应自然规律,比如春天要有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

  二、饮食养生及特色

  在5000年社会历史变革的长河中,逐渐形成食养的风格,特点概括如下:

  1、后天之本,及早食养:脾胃乃后天之本,故倡导养生特别是食养至迟也须从青、中年开始,经过饮食调理以保养脾胃实为养生延年之大法。如味甘淡薄也足以滋养五脏,故劝人尽量少吃生冷、燥热、重滑、厚腻饮食,庶不致损伤脾胃。如能长期做到顾护中气,即脾胃生发功能,恰当地给予食养,则多可祛病长寿。

  2、食养关键,饮食有节:节制饮食的关键在于“简、少、俭、谨、忌”。饮食品种宜恰当合理,进食量不宜过饱,每餐进肉食不宜多,注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宜做到先饥而食,食不过饱,未饱先止;先渴而饮,饮不过多,并慎戒夜饮等。此外,过多偏食、杂食也不相宜。

  3、先食疗后药饵:食疗在却病治疾方面有利于长期使用。尤对老年人,因多有五脏衰弱,气血耗损,加之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先以饮食调治更易取得用药物所难获及的功效,因大多数老年人患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病或身体虚弱,一难坚持长期服药,二有的不太习惯,三易发生不良反应。因此,先食疗而后必要时用药较为妥当。

  4、讲究早食常宜早,晚食不宜迟,夜食反多损的原则。食宜细嚼缓咽,忌虎咽狼吞;宜善选食和节制饮食,对腐败、腻油、荤腥、粘硬难消、香燥炙炒、浓醇厚味饮食更宜少进;淡食最宜人,以轻清甜淡食物为好;食宜暖,但暖亦不可太烫口,以热不灼唇,冷不冰齿为宜;坚硬或筋韧、半熟之肉品难消化,食宜熟软,老人更直。

  5、药饵应选择正确的服药时间。服中药的时间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来定。大多数药物宜在饭后服用,尤其是补益药(如人参)、健胃药(如补脾益肠丸)和对胃肠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如甘露消毒片);而驱虫药(如乌梅)和泻下药(如大承气汤),则空腹时服用较好;安神类中药应睡前服用。但不管是在饭前或饭后服药,都应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间隔,以免影响药效。一般来说,中药通常需一天口服3次。病情缓和者可每日口服2次;而病情较重、急者,可根据医师指示,每隔4小时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大多数中药宜乘温服下,发汗药须热服以助药力,而清热中药最好放凉后服用。

  6、食物养生顺口溜:生梨润肺化痰好,苹果止泻营养高。黄瓜减肥有成效,抑制癌症猕猴桃。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橘子理气好化痰,韭菜补肾暖膝腰。萝卜消食除胀气,芹菜能治血压高。白菜利尿排毒素,菜花常吃癌症少。冬瓜消肿有利尿,绿豆解毒疗效高。木耳搞癌散血淤,山药益肾浮肿消。海带含碘散淤结, 蘑菇抑制癌细胞。胡椒驱寒兼除湿,葱辣姜汤治感冒。鱼虾猪蹄补乳汁,猪肝羊肝明目好。益肾强腰吃核桃,健肾补脾吃红枣。

  三、房中养生

  男女居室,人之大伦。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人道不可废者。成年之男女,若长期没有性生活,对身体也是不利的。但是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这就是纵欲。《黄庭经》曰:「长生至慎房中急,何为死作令神泣?」汉代枚乘《七发》云「明眸皓齿,命曰伐性之斧,如戏猛兽之爪牙」。吕纯阳诗云:「二八佳人体如酥,腰间代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暗里教君髓骨枯。」这些决非耸人听闻之语,而应永为警戒的。

  四、气功养生

  学会吐纳法: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里提出:“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吐气的时候,不能把嘴张得太大,要无声,长气,吐完为止。吐气的时候,根据每个字发音不同,口型轻微变化,吐气部位也不同,要把气出到最长。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达到胎吸。胎儿在母亲身体里,虽然没有呼吸,但也有生命,这就是胎吸。练气功之前,首先把心定下来,去除杂念,进入状态。按照方法做完气之后,会发现满口生津,古书称“上池之水”,然后把津液咽下去。津液是一种重要的生命物质,不能随便吐掉,应做到“津常咽”。

  总之,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治已病”“防未病”越来越体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中医药的养生保健功效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新的功能不断地得到研究和发现,相信中医药将会对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多的贡献。(作者单位:黄骅市中医医院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