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焦点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第1034期]别懒了!新衣服不洗就穿存隐患
有些人在买新衣服后,会迫不及待穿上身,但事实上,新买的衣服不清洗直接穿的做法会带
[第370期]放射源对人体有何危害?
[第370期]放射源对人体有何危害?
近日,南京某单位丢失一放射源,据央视新闻报道,南京丢失的铱-192已经被挖出,现场每位工作人员穿防护服挖掘寻找2-3分钟,再换下一人接手,以避免受到长时间辐射,当第10名工作人员作业时,发现了放射源,并挖出放入安全箱。放射源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对身体有何危害?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放射源的存在?
时间:2014-5-13 09:12
[第369期]还有多少宝宝在用学步车
[第369期]还有多少宝宝在用学步车
许多家长相信,学步车能让孩子更快学会走路,而现实中把孩子交给学步车也省了许多麻烦。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近日东莞一名约10个月大的女婴在使用学步车时突然从半米多高的台阶上摔至水泥地面,严重受伤成为植物人。此前也曾有报道一年轻母亲外出锁门时,早一步被妈妈带出门的一岁男婴坐学步车从楼梯上跌下身亡。研究发现学步车不但拖慢婴儿学走路的时间,影响骨骼发育,还会造成巨大的危险。据悉,我国卫生部在2011年已明确劝诫“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但是,学步车在国内并未禁售,还成为人们送给新生宝宝的常见礼物。
时间:2014-5-12 08:53
[第368期]你家用什么容器装食用油?
[第368期]你家用什么容器装食用油?
近日,关于家庭用花生油塑化剂超标的消息成为热点,各媒体争相转载报道。核实发现,消息缘于广东省广州市质监局近日公布的第二批日常抽样检验公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产品方面,1瓶裕丰牌花生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超标,国家标准限量值是0.3mg/kg,而抽样实测值为97.8,超标326倍,产品由广东省粮油储运公司第三仓库生产。花生油中塑化剂为何大量超标?食用是否危害身体?塑料桶装油安全吗?食用油如何保存才健康?
时间:2014-5-10 13:53
[第367期]人体内的寄生虫你了解多少
[第367期]人体内的寄生虫你了解多少
寄生虫总是生活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在我们根本料想不到的时候来袭。虽然大多数寄生虫病都是经口感染,如蛔虫病、蛲虫病、绦虫病、钩虫病。但如血吸虫病,是经皮肤感染。而疟疾、丝虫病、黑热病等由蚊子、白岭等吸血昆虫传播,令人防不胜防。因为不同寄生虫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当身体出现快速消瘦,记忆力减退,贫血,或胸、腹、头等部位疼痛等症状时,也许就是某种寄生虫病在作怪,应及时去医院进行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时间:2014-5-9 07:41
[第366期]用果酸“去牙垢”不靠谱!
[第366期]用果酸“去牙垢”不靠谱!
一篇《无需洗牙,教你5分钟消除牙垢!》的“实用帖”近日在微信上疯传,该文提到,将草莓碾成糊状与发酵粉混合后涂在牙齿表面,5分钟后再用牙膏刷牙后漱口,牙齿就像“陶瓷一样白”。与此类似的方法还有用牙刷沾柠檬汁和食醋后立即刷牙。此外,该文还提到把桔子皮、花生、墨鱼骨等食材磨成粉,摩擦牙齿当牙膏使用,能去除牙齿上的污垢,让牙齿立刻变白。把各种果酸和粉状食材涂在牙齿上真能美白牙齿、去除牙石吗?这些“偏方”真能代替洗牙?
时间:2014-5-8 07:33
[第365期]花露水易燃易爆,是真是假
[第365期]花露水易燃易爆,是真是假
天气转暖,蚊蝇渐多,使用花露水提神、驱蚊的人越来越多。但有网友称花露水内含有乙醇,易燃易爆,在家中刚擦完花露水千万别马上做饭,否则一旦靠近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危险。并且花露水早就被指含毒,到底是否确有其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用花露水吗?而面对市场上种类繁多的花露水,如何选购更科学健康?花露水除了驱蚊止痒外还有哪些功用呢?
时间:2014-5-7 08:58
[第364期]古方通血管?网络大忽悠!
[第364期]古方通血管?网络大忽悠!
在南宁市东葛路上居住的退休干部刘叶,认定“服药有副作用”,却相信网络流传的“通血管古方”,坚持服用“古方”2个多月后,被家人紧急送往医院检查治疗,原因是血管堵塞。在网络上流传甚广的“通血管古方”,就是用柠檬汁、大蒜汁、苹果醋、生姜汁集中熬制,每天一勺,确保一个月内将原本阻塞的血管全都疏通。“古方通血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时间:2014-5-6 08:32
[第363期]宝宝喝水学问多,防呛支招
[第363期]宝宝喝水学问多,防呛支招
“五一”期间,一名一岁半女童喝水呛到致晕厥,交警在高速路上鸣笛护送并最终让孩子化险为夷。孩子喝水姿势不正确、喝水过猛等都可能导致孩子呛水,而食道开口与气管的开口在咽喉部相通,呛水量大时会造成气管堵塞,不能呼吸,或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在喂宝宝喝水时父母们一定要注意,用正确的方法给孩子喝水。
时间:2014-5-5 13:11
[第362期]应对新生儿吐奶的N种可能
[第362期]应对新生儿吐奶的N种可能
刚出生一个月的颖颖因为呼吸急促,哭闹不停被父母送到儿童医院。经医生诊断发现,颖颖将返流的少量奶汁误吸入气道,导致感染肺炎。经检查,颖颖因患有先天性胃韧带松弛,导致胃扭转,胃扭转是因为先天性胃韧带松弛导致胃移位,使胃本身沿不同轴向发生全胃或部分胃异常扭转,这是导致婴儿呕吐、奶汁返流的常见原因之一。胃扭转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就会造成孩子将返流奶汁吸入气道而患肺炎,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们需提高警惕。
时间:2014-5-3 15:55
[第361期]中年发福,是祸不是福
[第361期]中年发福,是祸不是福
“发福”是老百姓对一个人的体重增加的俗称,中年“发福”似乎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长期以来没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医学证明,中年“发福”不是福,中年“发福”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常见病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医学专家指出,中年发胖是身体亮出的黄牌警告,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而通过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坚持科学锻炼身体,中年“发福”也并非不可避免。
时间:2014-5-2 09:30
[第360期]警惕电子产品危害儿童视力
[第360期]警惕电子产品危害儿童视力
专家在临床中发现,近视短期增长特别快的,往往都是手机、平板电脑不离身的孩子。现在平板电脑等已然成为最时尚的“电子保姆”,但国外研究表明,长期使用电子产品会对脑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入侵”每个家庭,许多孩子成为“电子产品控”。随着孩子面对电子屏幕的时间加长,视力下降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时间:2014-5-1 10:17
[第359期]宫颈糜烂,其实没那么可怕
[第359期]宫颈糜烂,其实没那么可怕
宫颈糜烂曾经是一个困扰了很多女性的疾病,宫颈糜烂会导致不孕的说法更是让不少女性谈之色变。前不久,有人在网上自爆婚检时查出宫颈糜烂,准婆婆担心其不孕而百般嫌弃,引起不少网友愤慨。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一种表现形式,当宫颈外口表皮的脱落被宫颈口另外一种上皮组织所代替,由于遇到覆盖面的新生上皮非常薄,甚至可以看到下方的血管和红色的组织,看上去就像糜烂。2008年,医学院本科生的第7版《妇产科学》教材取消“宫颈糜烂”病名,以“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生理现象取代。宫颈糜烂,说到底,实际上是
时间:2014-4-30 09:12
[第358期]纸杯盛热水 后果很严重
[第358期]纸杯盛热水 后果很严重
最近网上的一条微博里写到,一次性纸杯的内壁涂有一层蜡,在盛放超过40摄氏度的水时,杯体内壁的蜡就会融化到水里,进而被人食用到体内。“蜡”我们也知道,它遇到高温会融化,那么是不是意味着一次性纸杯不能装热水呢?喝了一次性纸杯里盛放的热水,又会不会对人的健康有影响呢?央视财经《第一时间》的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调查显示杯体内壁的材质接触热水后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
时间:2014-4-29 08:34
[第357期]非“碘”型困扰,如何选盐
[第357期]非“碘”型困扰,如何选盐
由卫生部牵头做的一项针对沿海四省市调查显示,过度强调补碘已经导致市民碘过量,存在巨大的健康风险,卫生部建议降低食盐含碘量。而区别于中国市场上常见的碘盐,无碘盐是在食盐中不含碘化物的食用盐,适用于不缺碘地区人食用,或甲状腺肿和高碘性甲亢等疾病患者。可是,市场上的无碘盐较少,百姓不易购买到。同时,市场上各种碘盐,低钠盐、富硒盐等琳琅满目,我们又该如何挑选食盐这一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的调味品呢?
时间:2014-4-28 09:32
[第356期]谨防“诺如病毒”引发疫情
[第356期]谨防“诺如病毒”引发疫情
近期,北京多个小学校中出现了由“诺如病毒”引发的聚集性疫情,主要症状为呕吐。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提醒学校和幼儿园注意执行晨午检制度,发现病例应采取隔离和消毒措施。“诺如病毒”一时成为家长眼中的焦点,本期小编为您详细讲解“诺如病毒”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相关问题。
时间:2014-4-26 11:53
联系我们
电话:
出品:中健网专题部
版权声明:中健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