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期]糖友视力下降 警惕糖网病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5年05月27日 中健网·专题部 王艳
近日,一位女士左眼视力急剧下降,住院前三天晚饭后她正在看报纸,忽然觉得左眼前落下了几绺头发,挡在眼前没法看报了,她马上用手去整理,可什么都没有,但就是觉得有头发挡在眼前,她还请家人帮助她确认,当家人告诉她“你眼前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她才意识到是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转天一早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什么是糖网病

  糖网病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DR)”,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血管失调。病症的发生率随着患糖尿病时间增加而提高。患有糖尿病十五年以上的病人中大约60%的病人眼部血管会受损,其中一部分有可能失明。

  患有糖网病的表现:

  视力下降、视物变小、中心暗影

  随着视网膜病变的发展或血糖控制不好,病变累及黄斑部,会引起视物缩小变形、视野缩小或有暗影。

  眼前黑影、漂浮物

  若病变再发展,视网膜小血管破裂,进入玻璃体,患者可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网”。

  视力受损、视野缺损,甚至失明

  当发生增生病变,新生血管大量出血进入玻璃体腔,视力会受损甚至失明。黄斑区外的视网膜脱离,会引起视野缺损。

  导致糖网病的病因

  国内的一项调查资料证实,糖网病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近年来已成为发达国家重要致盲眼病之一。中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患病率已经达到了5.8%以上。根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其中大约50%以上的病人会发生视网膜病变。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糖网病的发生。

  1、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肥胖和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相关。经常吃高能量饮食,又在电视、电脑前久坐不动,也是糖尿病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

  2、抽烟和心理压力大也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关。处在这样的繁华的城市,工作节奏非常快,许多青壮年阶层的人处于过劳状态,对心理影响非常大,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3、过度地用电脑或看电视也与“糖网病”有关。许多老年听众习惯宅在家里,长时间看电视或看电脑,这对眼睛也有害,因为,宅在家里,调暗光线,容易让视网膜进入缺氧状态,很容易患上糖网病。

  糖网病的危害

  影响视力:视网膜水肿可引起光散射而使患者有眼前闪光感、黄斑水肿、缺血或渗出累及中心凹,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减退或视物变形等。

  导致严重并发症:糖网病可并发出现出血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

  致盲: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成为20至65岁劳动群体的主要致盲原因,全球每年有300万至400万人因此病失明,其致盲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至25倍。专家指出,早期诊断和恰当的治疗,糖尿病盲是可以预防的。

  易患糖网病的高危人群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早期视网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特别注意,积极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

  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病人。此型患者发病时间早,病情重,对视网膜血管的侵害早且较为严重,容易造成糖尿病眼病。

  妊娠期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妇女的一个重要问题,建议所有的妊娠糖尿病妇女每3个月散瞳检查眼底1次以保护视力。

  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少数病人由于多种原因糖尿病治疗不佳,高血糖状态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糖尿病眼病。

  长期无症状的隐匿型糖尿病患者。此类病人大多数不知何时患了糖尿病,一经发现,病程已有多年,眼底往往存在病变。

  确诊糖尿病年龄小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确诊年龄超过40岁者,25%的病人10年后出现糖尿病眼病。

  如何有效预防糖网病

  一、积极有效地控制糖尿病,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二、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促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且加速其发展。

  三、早期发现眼部并发症。在下列情况下应做眼部全面检查:

  1、确诊糖尿病时就要全面检查眼部,包括:测视力、测眼压、查眼底。以后每年复查一次,已有视网膜病变者,应每年复查数次。

  2、尿病妇女在计划怀孕前12个月内及确定怀孕时应查眼底,以后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

  3、压增高,视力下降。已发现视网膜病变,不能解释的眼部症状,增殖性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都要请眼科医生全面检查。

  四、及时治疗。早期视网膜病变除有效地控制血糖及血压外,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确有一定作用。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时可采用激光治疗,出现白内障手术治疗。

  专家提醒:糖网病可并发出现出血性青光眼,玻璃体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脱落。因此要应积极有效控制糖尿病,治疗全身血管性疾病,高血压及心、肾疾病,改变微循环,避免视网膜病变恶化保存视力。一旦眼前有黑色“漂浮物”“蝌蚪”“蜘蛛网”,要马上就诊。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