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首页 健康有道 查看内容
主讲嘉宾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擅长“清热、凉血、活血、止血”为主的独特的血液病治疗方案,实施清热、解毒、凉血、抗癌的治疗方案治疗各类型各阶段的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第168期]春季如何调养气血
时间:2016-4-5 15:31   来自: 中健网   原作者: 胡冬菊

一、关于春季

春季,是指中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1 月、2 月、3 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春归大地,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柳丝吐绿,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同时自然界阳气也开始升发。面对如此美丽的春天,我们应怎样“顺时养生”?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我们该如何调养气血呢?

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

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二、何为气血不足?

1、何为气血不足?

中医上讲血虚和中气不足,就是俗称气血不足。气虚、气滞、血虚、血淤等也都是血气不足的分支。

所谓“气”,是指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在生理上具有保持活力、温暖人体、防御外邪等功能。“气”就像是人体的“汽油”,推动气血运行,使体表保持正常,防御各种病邪入侵。气虚表现为,面色恍白,气短懒言,头晕,目眩,小腹空坠、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

气虚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

中医所说的""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西医讲的流动在脉管中的"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其二是指与""同在的运行载体,中医有句话叫"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推动血的运行,血濡养气的充盛。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血虚表现为: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不润、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色淡、视物昏花、手足麻木、疲乏无力、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

 

2、气与血的关系

中医认为气对血有三个方面的主要作用:1、气能生血,血的组成与生成过程离不开气和气化功能;2、气能行血,血的运行要依赖气的推动,气虚则会导致血行迟缓、血行不利、甚至血瘀;3、气能摄血,气能够固摄血,如果气虚不能固摄,就会导致许多出血病,这也是导致贫血的主要原因

而血对气主要是载气和养气的作用,气要依附于血,而血又不断为气提供营养,使气发挥作用。所以,气虚就会导致血行不畅、出血,导致血虚;而血虚则会导致气虚。气血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对方,从而出现气血两虚、气虚出血、血随气脱,最终导致血虚、出现贫血,影响人体健康

 

3、脾虚是气血不足的根本

气血的生成,一是靠营养物质的摄入,二是靠脾胃的运化功能。如果脾虚,则不能化生气血,此乃导致气血两虚的重要原因。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现代医学语言解释即为:“脾”具有对饮食中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吸收的功能(相当于西医学中整个消化系统的功能),而营养物质能为机体血液的生成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此是脾的生血影响。因此,脾虚在血虚证的发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根据中医学“治病求其本”的原则,健脾则利于血虚的改善。因此,气血同补,健脾助运,补不碍滞,是中医调理血虚的基础,也是现代中医改善贫血的总则,贯彻于治疗的始终。

治疗贫血病人其主要以养心,健脾,补血为原则,在中医补法中,常以血肉有情之品来调养,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另外有贫血困扰的人,应多摄取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有助於铁质的吸收.

4、贫血的中医治疗
气血两虚——健脾益气,滋养气血

脾胃气虚——健脾助运,益气养血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滋阴填精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壮阳益精

 


123下一页
注:中健网独家专稿,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