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疾病库
订阅

疾病库

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概述】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因此,高脂血症常为高脂蛋白血症(hyperlipoproteinemia)。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两者兼有,临床上分为两类:①原发性,罕见,属遗传性脂代谢紊乱疾病;②继发性,常见于控制不良糖尿病、饮酒、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肾病综合征、肾透析、肾移植、胆道阻塞、口服避孕药等。脂蛋白分为:1.乳糜微粒CM;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3.低密度脂蛋白LDL;4.高密
分类:    2010-2-5 05:54
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
【概述】孤立性直肠溃疡综合征(SolitaryRectalUlcerSyndrome)又称直肠良性孤立性溃疡、直肠良性非特异性溃疡,是由于直肠前壁良性孤立性的急慢性溃疡所引起的消化道紊乱,以腹痛、便秘、腹泻、脓血便为主要表现,本病较少,好发于中老年女性。【诊断】根据腹痛、腹泻、脓血便、便秘等临床表现,而用其它肠道病变不好解释时,应考虑到本症的可能,通过X线或纤维结肠镜检查来确诊。【治疗措施】以内科治疗为主。应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排便困难时应用缓泻药,应用1:5000高锰酸钾坐浴,继发
分类:    2010-2-5 05:53
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
【概述】钩虫性十二指肠炎综合征系由钩虫感染引起的钩虫性十二指肠炎(AncylostlomsDuodenitis)。亦称Griesinger综合征。1843年由意大利学者Dabin首先发现。以后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北纬度35°与南纬度30°之间),我国也为多发地区之一。【诊断】根据病史,在粪便中检出钩虫卵便可确诊。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有助于排除溃疡或胃癌等。【治疗措施】主要是驱虫治疗、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临床表现】本征先有胃纳增加而体重减轻,上腹不适隐痛,食后腹胀。后期食欲不振,
分类:    2010-2-5 05:53
膈先天性缺损
【概述】膈先天性缺损(CongenitalDefectoftheDiaphragm)多见于胸腹膜裂孔处,胸骨旁裂孔缺损则极为罕见。腹腔内脏器通过缺损处重点讨论胸腹膜裂孔缺损。Bochdalek在1848年首次报告,以婴幼儿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占活婴的1/4000,左侧占90%,右侧由于有肝脏保护或胚胎期膈的右侧比左侧闭合早而较少发病。【治疗措施】此病确定诊断后尽早手术,以经腹修补缺损为佳。因患儿常合并其他畸形,肺发育不良被公认为致死的原因,因疝修补不能消除肺发育不良、肺小动脉阻力增加及肺高
分类:    2010-2-5 05:53
膈疝
【概述】膈疝(DiaphragmaticHernia)系指腹内脏器经由膈肌的薄弱孔隙、缺损或创伤裂口进入胸腔所致。临床分为食管裂孔疝、先天性膈疝和创伤性膈疝三大类。【诊断】结合临床表现、查体及X线同“横膈先天性缺损”查体和X线检查可以作出诊断。查体及X线同“横膈先天性缺损”。【治疗措施】本病诊断确立后应尽快手术修补。急性期可经腹手术修补,手术创伤小有利于恢复。后期或伴有胃肠绞窄、破裂时,以经胸为宜,因损伤的胃肠在胸内减压、穿孔修补或松解粘连容易,同时清洗污染的胸腔也应彻底。【发病机理】创伤生膈疝
分类:    2010-2-5 05:53
膈扑动
【概述】膈扑动(FlutteroftheDiaphragm)系指因膈肌阵发性或持续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产生一种短促奇特的声音、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症状。按痉挛轻重分为呃逆(Hiccup)、膈肌痉挛(Phrenospasm)、膈肌扑动。膈肌扑动少见,当其发作时,膈肌有极快的而有节奏的收缩,每分钟可达100~300次。【诊断】根据患者发作时感到气急、胸痛和不能进食,X线可见膈肌阵发性由上凸位变为平坦(多发生在吸气或呼气中期)不难作出诊断。【治疗措施】在治疗上除针对病因治疗外,可给镇静剂。发
分类:    2010-2-5 05:53
膈膨出和麻痹
【概述】膈膨出和麻痹(EventrationandParalysisoftheDiaphragm)系指膈肌完整,但全膈或膈的某一部分不正常的上升或高位,前者为先天性膈肌纤维发育不全所致,后者由膈神经损伤引起。据统计占常规成人胸透的1/10000。【诊断】气腹术有助于本病诊断气腹术有助于本病诊断,并可与膈描显示高位的膈,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有帮助。【治疗措施】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较轻者,无论膈膨出的范围如何,均不需外科治疗。在新生儿或儿童有严重呼吸困难者,应急症手术。因胃扭转引起消化道症状的人,也是手
分类:    2010-2-5 05:53
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弱综合征
【概述】肝硬化男性性功能减退综合征,又称内分泌缺乏-肝硬变综合征Silvestrini-corda综合征。其主要临床特点为,在肝硬变的基础上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和性机能减退等表现。本征较为常见,男性远远多于女性。【诊断】测定血清中E2、E3水平增高,睾酮及其代谢产物减少。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等性腺功能减退的表现即可作出诊断。【治疗措施】本病的治疗主要为肝脏发病的治疗,随原发病的减轻、肝功能的改善,男性性腺功能可逐渐好转。也有报道应用雄性激素治疗可能有一定疗效。【发病机理】肝硬化时
分类:    2010-2-5 05:53
肝炎后综合征
【概述】肝炎后综合症(Post-HepatitisSyndrome),系由病毒性肝炎愈合后所出现的以植物神经紊乱为特点的综合病症,也称恢复期肝炎综合征(ConvalescentHepatitisSyndrome)。【治疗措施】由于本病是肝炎后所出现的功能性改变,其治疗主要为对症处理。包括心理调节,适当加强体力活动,可选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谷维素,刺五加等药物。也可小量应用对肝脏无损害的镇静药物。【病因学】本病系由急性病毒性肝炎演变而来,目前甲、乙、丙、丁、戊5种肝炎均可引起,但以甲、乙、丙3
分类:    2010-2-5 05:53
肝性血卟啉病综合征
【概述】肝性血卟淋病综合征(PorphyriaHepaticaSyndrome)又称Waldenstrom综合征、急性间歇性卟啉症(AcnteIntermittantPorphyriaAIP)。本征是由于肝内卟啉代谢紊乱所引起的间歇发作性腹痛、呕吐、便秘及神经精神症状等一系列症候群。以青壮年发病为多。【诊断】由于本病相对少见,而且症状并无特殊,常常造成误诊,可误诊为胆石症,溃疡病以及神经精神等多种疾病,有报道误诊率可达73%。所以诊断本病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警惕性。【发病机理】本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分类:    2010-2-5 05:53
肝-甲状腺综合征
【概述】肝-甲状腺综合征(HepatoThyroidSyndrome)是指同时患有慢性肝炎和慢性甲状腺炎,而且在病因上二者有一定联系的综合征。1960年MCConkey等首先报道,本征不包括因患甲状疾病引起的肝内循环障碍或代谢异常及对各种病因刺激反应增强所引起的肝损害;也不包括由慢性肝病引起全身营养不良而影响了甲状腺的功能。【诊断】40岁以上女性有肝脏疾病和甲状腺肿大,而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可诊断。应除外慢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化。【治疗措施】本征的治疗主要是保肝治疗。可给肾上腺皮质激素6-MP阻止自身
分类:    2010-2-5 05:53
肝脓肿
【概述】肝脓肿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或细菌感染所引起。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与阿米巴结肠炎有密切关系,且脓肿大多数为单发;细菌性肝脓肿的细菌侵入途径除败血症外,可由腹腔内感染直接蔓延所引起,亦可因脐部感染经脐血管,门静脉而入肝脏,胆道蛔虫亦可为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诱因。常见的细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诊断】病史及症状不规则的脓毒性发热,尤以细菌性肝脓肿更显著。肝区持续性疼痛,随深呼吸及体位移动而增剧。由于脓肿所在部位不同可以产生相应的呼吸系统、腹部症状。常有腹泻病史。因此,应详细讯问既往病史,尤
分类:    2010-2-5 05:53
肝硬化
【概述】肝硬化是由各种病因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再生、诱发纤结缔组织增生,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及结节增生,临床上以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晚期常出现严重并发症。【诊断】病史及症状肝硬化病因多样,在国内以病毒性肝炎尤以乙型、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酒精性,血吸虫病等所致。由于肝硬化呈缓慢发展或长期代偿期,症状缺乏特异性,至失代偿期方出现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症状。因此应详细了解病人的职业,生活习惯。居住地或有无疫水接触史。对疑为肝炎患者进行相关检查。体验发现面色黝黑、蜘蛛痣、肝掌、部分病人可有黄疸、
分类:    2010-2-5 05:53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
【概述】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过去称肝性昏迷(hepaticcoma),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门体分流性脑病(porto-systemicencepHabpathy,PSE)强调门静脉高压,门静脉与腔静脉间有侧枝循环存在,从而使大量门静脉血绕过肝脏流入体循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理。亚临床或隐性肝性脑病(subclinicalorlatentHE)指无明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
分类:    2010-2-5 05:53
肝纤维化
【概述】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纤维结缔组织的过度沉积,是纤维增生和纤维分解不平衡的结果。纤维增生是机体对于损伤的一种修复反应,各种病因所致反复或持续的慢性肝实质炎症、坏死可导致肝脏持续不断的纤维增生而形成肝纤维化,从许多慢性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及病理演变来看,肝纤维化和肝硬化是连续的发展过程,二者难以截然分开。【治疗措施】抗纤维化的治疗旨在减轻纤维化的程度、延缓其发展,乃至逆转其病理进程。为此抗纤维化的治疗应包括:①针对致病因子,治疗原发病。如抗肝炎病毒,治疗血吸虫病,防治酒精中毒等;②对
分类:    2010-2-5 05:53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