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健康有道 查看内容
主讲嘉宾

1.主运化、升清,饮食中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而输送到全身;2.主统血,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全赖于脾气的统摄;3.主肌肉、四肢,脾将营养物质通过运化输布到全身肌肉及四肢;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第230期]健脾补肾法在血液病中的应用
时间:2017-8-8 14:14   来自: 中健网·医院   原作者: 李晓红

  一.脾脏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升清,饮食中的水谷精微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而输送到全身

  2.主统血,血液在血管中运行全赖于脾气的统摄

  3.主肌肉、四肢,脾将营养物质通过运化输布到全身肌肉及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二、肾脏的生理功能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2.促进血液的生成,肾精可化生血液

  3.肾主水液

  4.肾主纳气

  三、脾脏与气血的关系

  1.脾生血,即脾具有化生血液的作用

  2.脾统血,即脾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作用。古书把这个功能叫做脾能摄血

  3.脾主运化,即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各脏腑组织的作用,为后天之本

  四、肾脏与气血的关系

  参与血液生成:肾藏精,精能生髓,精髓可以化而为血。“血即精之属也,但精藏于肾,所蕴不多,而血富于冲,所至皆是”(《景岳全书,血证》),“夫血者,水谷之精微,得命门真火蒸化”(《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故有血之源头在于肾之说。所以,在临床上治疗血虚常用补益精髓之法。肾阴肾阳为脏腑阴阳之本 ,为先天之本。

  五、脾气不足的临床表现:脾不统血证  便血,吐血,尿血,鼻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面白无华或萎黄食少便溏,食后腹胀,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苔白,脉细弱。

  六、肾精亏虚的临床表现:肾精不足证  发脱齿摇,耳鸣如蝉,耳聋,腰膝酸软,足痿无力,健忘恍惚,精神痴呆,动作迟钝,舌淡苔白,脉弱。

  七、常见血液病

  1.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叶酸缺乏及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中医辩证主要为脾气亏虚,主要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等,治疗以健脾益气为主,方用四君子汤、四物汤等加减。

  2.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表现以血小板减少,身上出现散在出血点为主要表现,中医辩证多为脾不统血证,方用归脾汤加减。

  3.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症状主要以三系减低,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等为主,中医辩证为脾肾亏虚证,方用为左归丸右归丸及大菟丝子饮等加减。

  八、常用方剂解析

  1.脾气亏虚常用方剂

  归脾汤:药物组成:黄芪 人参 白术  当归  茯神  远志  酸枣仁  木香  龙眼肉  甘草  生姜  大枣

  四君子汤加黄芪: 药物组成: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黄芪

  四物汤:药物组成:川芎  当归  熟地黄  白芍

  2.肾精不足常用方剂

  左归丸:药物组成:山药  地黄  山萸肉  枸杞  牛膝  菟丝子  龟板胶  鹿角胶

  右归丸:药物组成:地黄  附子  肉桂  山药  吴茱萸  菟丝子   当归  杜仲  鹿角胶  枸杞

  大菟丝子饮:药物组成:菟丝子  女贞子  桑葚  补骨脂  巴戟天  黄精  首乌  熟地黄  山萸肉  旱莲草  枸杞子  肉苁蓉

  九、日常护理

  1.脾胃将理法:白粥、粳米、绿豆、小豆、盐豉之类,皆淡渗利小便,且小便数不可更利,况大泻阳气,反行阴道。切禁湿面,如食之觉快,勿禁。

  忌大咸,助火邪而泻肾水真阴,及大辛味蒜、韭、五辣、醋、大料物、官桂、干姜之类,皆伤元气。

  2.摄养:

  1)忌浴当风,汗当风。

  2)大热能食而渴,喜寒饮,当从权以饮之,然不可耽嗜。如冬寒喜热物,亦依时暂食。

  3)遇天气变更,风寒阴晦,宜预避之。大抵宜温暖,避风寒,省语,少劳役为上。

  3.远欲

  安于淡薄,少思寡欲,省语以养气,不妄作劳以养形,虚心以维神,寿夭得失,安之于数,得丧既轻,血气自然谐和,邪无所荣,病安增剧?苟能持此,亦庶几于道,可谓得其真趣矣。

注:中健网独家专稿,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