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健康有道 查看内容
主讲嘉宾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的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未列入白内障行列。

[第334期]得了白内障,您该怎么办?
时间:2019-8-5 14:42   来自: 中健网·医院   原作者: 杨洁

    一、什么是白内障?

    白内障是发生在眼球里面晶状体上的一种疾病,任何晶状体的混浊可称为白内障,但是当晶状体混浊较轻时,没有明显的影响视力而不被人发现或被忽略而未列入白内障行列。

    二、白内障的症状

    1.早期发病可保守治疗:视力下降0.8以下、雾视、视物黑暗、固定性黑影、重影、微光、眼睛干涩、迎风流泪。

    2.膨胀期可能需要手术:视力急速下降 0.4以下,晶状体膨胀,个别病人有与晶状体膨胀导致眼压高二引起青光眼的的急性发作。病人可赶到眼红、眼痛、伴头痛、恶心、呕吐

    3.成熟期必须进行手术:实力明显下降,只能辨别手动,或仅存光感,矫正视力仅为0.1左右

    4过熟期导致失明:晶状体核下沉,此时视力可突然有所提高,但实力提高是暂时的,晶状体的病变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导致失明

    三、白内障的发病特点

    特点:无痛性、渐行性、无规性发展疾病。白内障由于其发病不疼不痒、阶段性发展不明显等特点,在早中期,一般不会引起老年人的重视,只有发展到快看不见了才着急。甚至有些患者到了成熟期了,还不以为然,这也是白内障造成致盲的而重要原因之一。

    四、白内障的危害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这扇窗户我们就无法看到世界的日新月异儿孙的健康成长。

    1.生理危害:视物模糊,影响正常的生活起居及日常交际。

    2.心理危害:生活的不便造成心理的负担,变得更加孤独。

    3.家庭、社会危害:给家庭带来不便,个社会带来负担。

    五、白内障的日常保健

    生活中的细节,往往是影响健康的关键性因素。降低白内障的发病率,必须从生活中一点一滴做起。

    1.避开强光紫外线

    强光特别是太阳光紫外线对晶体损害较重,照射时间越长患白内障的可能性越大。在广信比较轻类的情况下,在户外活动时,应戴有色眼镜或大檐帽。

    2.避免机体缺水

    老年人体内缺水是导致晶状体变浑浊的原因之一,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

    3.每次用眼时间不要太长

    看书、看报、看电视,每次用眼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避免眼睛疲劳,要经常进行远望,放松眼肌。

     4.饮食注意

    (1)常饮茶

    茶叶中含有一种鞣酸物质,具有抗氧化反应作用。白内障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氧化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作用于晶状体所致,故经常饮茶可以防止白内行的发生。有人研究,每日饮茶5呗,对方致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具有良好效果。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白内障的形成由于光线与养气长期对晶状体产生作用的结果,而维生素C能减弱光线和氧对晶状体的损害,从而可防止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为此,患有白内障的中老年人应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西红柿、大枣、刺梨以及新鲜绿色蔬菜等等。

    (3)多吃富含锌的食物。

    据研究在晶状体中锌的含量较高,而患有白内障的人晶状体中含锌量明显减少。所以缺锌会促进白内障的形成,因而患有白内障的人应多吃些含锌丰富的食物,如青鱼、沙丁鱼、瘦肉、花生、核桃、牡蛎等。

    (4)多吃富含硒的食物。

    当机体内的硒含量不足时,可导致晶状体中的谷胱甘肽氢化酶活性明显下降,白内障的发病率泽可明显提高。所以,预防白内障应该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芦笋、蘑菇、谷物、鱼虾等。

    (5)控制血糖

    糖尿病人,其白内障比正常人来的早且发展速度快,所以糖尿病人尤其要控制好血糖。

    (6)避免外伤

    工作运动中要保护眼睛的安全,因为眼部外伤可能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7)保持心情舒畅

    要避免多度情绪激动,保证全身气血流通顺畅,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这对老年性眼病的康复同样重要。

    (8)减少辐射

    手机在接通头3-5秒不要立即通话,还有平时携带是吧电池的一面朝外。看电视的距离要求是对角线的7倍。

    六、白内障的治疗

    1.保守治疗

    滴眼液:价格便宜,能暂时缓解症状;作用于表皮,效果慢,长时间用药,会使白内障病情加重。

    眼贴:所有眼贴,成分都大概相同,主要有冰片、寒水石、决明子、薄荷脑等,一般都夸大功效,什么眼病都治。但所有眼贴都是保健品,对眼病没有治疗功能。

    口服药:部分国药准字号的药品,对白内障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范围广,大部分不是白内障专用药品,治疗效果不明显;还有部分不属于国药准字号药品,没有治疗作用。

    我科自制中药------贞明蠲翳丸,对于初期白内障效果明显。部分白内障早期的患者可以给与穴位针刺会有不错的效果。

    2.手术治疗

    白内障手术是将浑浊的晶体更换为人工晶体的一种创伤性、物理性资料方法。

    我院开展的冷超乳模式比较

    我院开展的冷超乳模式可以早期手术、切口小:3mm、切口不缝合、手术时间短

    约10分钟对眼部组织损伤及术后炎症发生较轻、恢复时间快只需一天。

    七、老年性白内障治疗的七大误区

    常言道“人老机器坏”,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常年受到氧化和紫外线的损伤而逐渐由透明变混浊,大部分人在50岁以后晶状体就渐渐出现混浊,即为老年性白内障。

    由于许多老人对白内障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听信了社会上的一些错误说法,导致陷入了治疗误区。常见的白内障治疗误区有以下几种:   

    误区一:滴眼药水、眼贴或者针灸按摩能治好白内障

    正解:手术是白内障的唯一根治方法

    在网上,在药店,在街头巷尾的墙壁上,宣传白内障的药物的广告屡见不鲜,大多宣称可以很快消除白内障。但是按照目前医疗科技发展来讲,在白内障治疗方面还没有特效药。药物(如眼药水)只能对早期的白内障起到延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以高品质的人工晶体替换人眼混浊的晶状体,才能最终让白内障患者重获清晰视力。建议:白内障患者应该选择正规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专家实施手术。

    误区二:看不见才能手术

    正解:晚期手术会增加手术的困难

    白内障手术通过摘除混浊晶状体,植入人工晶体才能让患者恢复视力。

    在以前,白内障手术要等到完全看不见才能做。于是有些白内障老人想,看不见了再说吧。其实这种说法已经过时了。过去的老年性白内障手术的方法,采用是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或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手术要求在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手术时间选择要依据白内障发展情况而定,特别是随着超声乳化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只要因晶状体混浊影响正常生活,矫正视力在0.5以下,即可考虑手术。相反,等到晚期在做手术时,晶状体硬度加大会造成手术困难,可能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葡萄膜炎等严重的并发症。早期做手术可以减少创伤,更能保证治疗效果。

     误区三:年纪过大做手术很危险。

    正解:微创手术只需15分钟老人可耐受。

    有些人认为年龄太大没有必要做手术了或者手术危险性大,不能做手术。其实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已经基本突破了年龄上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仅3个月的孩子,都可以进行手术。

    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只需要点上几滴眼药水就可以起到麻醉效果,术中只需在角膜缘开一个约1.8毫米的切口,微创器械通过切口对晶状体进行超声乳化,抽出液态晶状体,再把折叠式人工晶体从小切口植入,人工晶体在眼内会自行展开,固定于囊袋内。         

    整个手术只需要5-10分钟,患者术后包眼,没几天后可以回家休息,术后四周内不可以揉眼,避免眼部湿水,避免重体力劳动和长时间低头,四周后可以正常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手术前,通常医生要给病人做全身检查以排除手术禁忌症。同时也要进行眼部检查包括视力及视功能检查、眼压检查、视网膜功能检查、角膜曲率检查等。部分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的老年人,要经内科控制血压、心功能、血糖等在相对正常范围内,才可以进行手术。如果患者心肺功能不好,需要在内科医生的监护下进行手术。

    误区四:人工晶状体用几年就会破坏得重新换

    正解:人工晶状体高度稳定可长期使用

    准备换晶状体的白内障患者普遍会问医生这样的问题“这个晶状体能用多少年?”一般来说,人工晶体理论上讲是可以使用终生的。当前人工晶体的种类有很多,但最贵的不等于最适合的,一般由术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据介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具有高度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最早期的人工晶体的材料,就是二战期间制造飞机挡风玻璃的材料,在战争中挡风玻璃碎裂穿透于眼球,长期滞留于眼睛内而不发生炎症反应和异物反应。英国医生Harold Ridley 在医治飞行员眼部外伤的过程中,观察到这一现象,于1949年选用这种材料制作了人工晶状体,从此翻开了人类生物材料植入历史的新纪元。 

    误区五:手术后可能会复发,需要再受手术的痛苦

    正解:白内障复发率低,可在门诊做激光治疗

    手术方式

    有些白内障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复发的迹象,视物又出现了模糊,因此对手术产生怀疑。约5%的手术患者在术后再发生“后囊膜混浊”’,这种视力模糊是由于术中保留用于支撑人工晶体的囊膜发生混浊导致,并不是人工晶体本身发生混浊,出现这种情况时患者不必要担心,只需要在门诊进行一次激光治疗,就可以痊愈。”

    误区六:手术后视力一定能够提高

    正解:眼部其它疾病尤其是眼底病变可能影响治疗效果

    眼睛就好像一架紧密的照相机,白内障就好像是照相机的镜头出现了问题,可以通过手术更换镜头。但照相机的成像除了和镜头有关外,还和胶片等有关。有些老年人除了有白内障外,还有青光眼、眼底病等眼疾,就好像照相机的胶片还有问题一样。对于这种患者即使单纯换了镜头(做了白内障手术),由于胶片有问题(眼底有问题),术后视力也不一定能够提高。有些患者术后发现视力不好会质问医生为什么术前没告知有眼底问题,其实,如果患者晶状体过于混浊,医生在术前是无法观察眼底问题的,只能是摘除了晶状体后才能发现。“就像是我们要把窗帘给拉开了,才能看见窗外的风景一样。”

    误区七:术后眼药水滴的越多越好

    正解:眼药水含激素、防腐剂,不可过量使用。

    为了抗菌消炎,一般在白内障手术后,医生会要求患者滴一些眼药水。有的患者认为眼药水可以滋润眼睛,还可以杀菌,滴越多越好,结果发现眼睛却肿了起来。眼药水含激素、防腐剂,不可过量使用,患者是否加量或者加快使用频率必须听从医生的医嘱。预防白内障主要是抗氧化和防紫外线工作,每天少量多次饮水,日常生活中可以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在紫外线高的环境应当佩戴墨镜减少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注:中健网独家专稿,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