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期]头疼或许是鼻子惹的祸

中健网 >> 医疗圈 >> 焦点 2015年04月16日 中健网·专题部 任甲甲
很多鼻炎患者都以为,鼻炎等鼻腔疾病只会引起鼻塞、流涕、打喷嚏的鼻部症状。殊不知,鼻腔疾病也会导致诸如慢性咳嗽、头痛等鼻部之外的更为严重的症状,并容易漏诊、误诊,应引起警惕。

  很多鼻炎患者都以为,鼻炎等鼻腔疾病只会引起鼻塞、流涕、打喷嚏的鼻部症状。殊不知,鼻腔疾病也会导致诸如慢咳嗽、头痛等鼻部之外的更为严重的症状,并容易漏诊、误诊,应引起警惕。

  头疼或许是因为鼻子惹的祸

  广州一位赖先生近半年经常头痛,备受困扰,他辗转于内科神经科等多个科室,得到的诊断结果多种多样,如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椎增生等,但用了不少药都不见好,只能头痛厉害时吃点止痛药。最近,他在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鼻窦CT检查,终于找到头痛的“元凶”——鼻窦炎

  头痛是临床上较常见、原因较多的一种症状,引起头痛的原因有很多,排查起来也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很多人头痛都是去内科就诊,其实头痛的原因也可能是鼻子的问题所致。

  鼻腔分布着丰富的感觉神经纤维,同时,鼻腔又有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分布,因而鼻腔是人体较为敏感的一个部位。鼻腔和鼻窦疾病常引起头痛症状,也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头痛原因。

  像赖先生这种由鼻腔、鼻窦疾病引起的头痛称为“鼻源性头痛”。诱因以鼻窦急性炎症最为多见,约占全部头痛发病数的5%,其他如急性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均可引起头痛。一旦遭受炎症的侵袭和鼻腔自身解剖结构发生肿大变异,则容易造成鼻腔、鼻窦引流障碍、肿胀挤压,导致邻近结构受累。早期多表现为阻塞性头痛,如鼻窦开口长期阻塞,或在脓液引流时空气不能进入鼻窦,造成窦腔里的负压状态,则会引起头痛。窦内真空时间过久,黏膜血管扩张、渗出,因炎症渗出积脓,使窦腔压力增高,又会出现张力性头痛。

  另外,鼻中隔偏曲,鼻窦通气引流不畅、骨棘压迫中鼻甲或下鼻甲,也会引起严重的反射性头痛。

  春季是鼻炎的高发季节,当出现鼻塞现象时,则容易导致头痛。如果在这个季节中经常感到头部隐痛、钝痛,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则很可能是患上了鼻源性头痛。

  建议春季坚持清晨用冷水洗鼻,可以洗去鼻腔内的污垢,使呼吸更加通畅,还能增强鼻子以及整个呼吸道抵抗风寒的能力。具体方法为:捧一捧水,浸泡鼻孔数秒,用鼻子将水轻轻吸入后喷出即可。

  鼻源性头痛有什么特点和规律

  1、一般都具有鼻病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2、疼痛一般为钝痛、隐痛,无搏动性,白天较重,休息后头痛减轻,活动后加重;

  3、疼痛有一定的部位和时间性;

  4、经采取休息、滴鼻药、蒸气吸入或鼻腔通气引流等措施后,头痛可减轻或暂时缓解,当咳嗽、低头、弯腰、用力时,头部静脉压增高,头痛又会加重。

  鼻源性头痛多发于春、冬两季,鼻窦炎发作引起的头痛多在窦内脓性物排出后缓解。另外,鼻窦分成几组,不同区域的炎症,引发的头痛位置有所不同——额窦炎一般引起前额部疼痛,且呈规律性发作,即晨起后开始头痛,逐渐加重,午后或黄昏时逐渐减轻,夜晚完全消散;上颌窦炎之疼痛多为面颊部胀痛,一般午后较重;筛窦炎会引起两眼中间位置和鼻根部胀痛;蝶窦炎则引起头顶或后脑勺的钝痛,一般为晨起轻、午后重;鼻中隔偏曲一般是引起一侧头痛。

  鼻源性头痛如何预防

  鼻腔是整个呼吸道的门户,最容易受到外界各种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和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发病机会较多。因此,要预防鼻源性头痛的发生,应经常保持鼻部皮肤和鼻腔粘膜的清洁与完整,尤其应注意保护粘膜的屏障作用。不要随便拔鼻毛,局部皮肤受损时应及时消毒。如毛囊炎、皮脂腺感染或鼻部疖肿,不要随便搔抓,更不要挤压,以免细菌随面部血液循环回流至颅内引起感染。

  由于头痛的原因复杂,建议遇到有下述情况的头痛,应考虑为鼻源性头痛。①长期慢性头痛;②有筛窦、筛泡、中鼻甲过度气化,钩突肥大等易造成局部压迫或窦口堵塞;③头痛感冒时加重;④中鼻道和嗅裂区黏膜表面麻醉或上颌窦穿刺时头痛减轻;⑤没有其它确切病因能够解释的头痛。

  建议如果长期头痛却查不出病因时,记得要到耳鼻喉科去看看鼻子,说不定能解决困扰你多年的“疑难杂症”。虽然引起头痛的原因较复杂,但鼻源性头痛在临床上诊断并不难,只要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通过鼻内镜检查或鼻及鼻窦CT检查,大多可发现病变。如果是急性炎症引起的头痛可采用药物治疗,若是慢性鼻窦炎,通过药物解决不了的,可采取手术治疗,通过鼻内镜手术、球囊扩张等都可以解决。

本文关键信息:
相关内容
猜你喜欢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