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中医频道中医养生
中医频道
搜索
中医养生
高血压患者进食有哪些宜忌
高血压患者平时应以清淡素食为主。宜常食植物性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如各种豆类和豆制品、菠菜、茄子、面筋、荠菜、芝麻、木耳、紫菜等;应常吃有降血压和降血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白菜、萝卜、胡萝卜、海蜇、海带、洋葱、大蒜、山楂、荸荠、香蕉等;小荤类食物也可以稍吃一些,如肉丝、肉片、排骨、牛肉、青鱼、鳜鱼、黑鱼等,以保持一定的营养;平时宜用植物油烧菜。本病患者不宜食用……
时间:2006-6-10 23:53
控制饮食感到饥饿怎么办?
饥饿是糖尿病的一种症状,经过治疗,病情改善了,饥饿感也会随之减轻。病人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认识到食量与习惯有关,减少食量无疑会感到饥饿,但一切为了治疗,慢慢地也就会适应。其次,糖尿病病人也可多吃低热能、高容积的食品,如碳水化合物较低的蔬菜,例如黄瓜、大白菜、豆芽等。开始节食时,可以将正餐的主食匀出1/4作为加餐用。在加餐时配以低热能蔬菜或豆腐干。多选用粗杂食……
时间:2006-6-10 23:53
糖尿病食疗茶方究竟有哪些
1、取未经加工的10克粗茶,用200毫升冷开水浸泡5小时即可,每次服50-150毫升,每日服3次,坚持服用40-60天,可望收到明显疗效,个别病情较重者,可再延长饮用时间。注:冷水茶必须用冷开水泡,如果用开水或温开水冲泡,则会使茶叶中多糖类受到破坏,降低疗效。另外,这种多糖类的物质在粗茶中含量最高。2、红茶2克,糯米50-100克,水600-800毫升,煮沸后,加入糯米,待熟时,加入红茶即成……
时间:2006-6-10 23:53
常见的可以降血糖其它食品
茶叶:味苦、甘,性凉。归心、肺、胃经。具有止渴、消食、减肥、利尿、提神、清热之功效,适用于各型糖尿玻豆腐:味甘,性凉。归脾、胃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毒之功效。适用于多饮仍烦渴不止、饥饿、形体消瘦之糖尿玻酥油(牛乳或羊乳经提炼而成的油):味甘,性微寒。归胃、心、肺、肾经。具有补五脏、益气血、止渴、润燥之功效,适用于阴虚燥热型糖尿玻中虚湿盛者忌服……
时间:2006-6-10 23:52
比较常见的降血糖蔬菜食品
芹菜:甘寒。能除心下烦热,散节气,下瘀血。有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作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病人可以长期食用。藕:味甘,性寒。归心、脾、胃经。生用具有清热解渴、凉血止血、散瘀醒酒之功效;熟用具有健脾养胃、滋阴补血、生肌止泻之功效。适用于多饮仍烦渴不止、饥饿、形体消瘦型糖尿病,兼有吐血、衄血及热淋者尤为适宜。菠菜:味甘,性凉。归肺、胃经。具有润燥清热、下气调中、……
时间:2006-6-10 23:52
比较常见的降血糖肉类食品
猪肉:味甘,咸,性平。归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之功效,适用于温热病后、津液大伤及多饮多尿,尿有甜味,手足心热,小便频数型糖尿玻猪肚:味甘,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效。适用于虚劳羸瘦、泄泻及多饮多尿,尿有甜味,手足心热,小便频数型糖尿玻猪髓:味甘,性寒。归肾、心经。具有益阴血、补骨髓之功效,适用于骨蒸劳热型糖尿玻猪胰:味甘,……
时间:2006-6-10 23:52
常见的可以降血糖瓜果食品
南瓜:性温,味甘。能补中益气。南瓜中主要含有瓜氨酸、维生素B、脂肪、纤维素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南瓜对于轻型糖尿病病人确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与其含有的纤维素可以改善糖代谢有关,常食南瓜可以降血脂、减肥。苦瓜:性寒,味苦。能除邪热,解疲乏,清心明目。糖尿病人长期服用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冬瓜:性微寒,味甘。能利小便,止渴消烦闷,去头面热,解毒。常食有减肥作用。……
时间:2006-6-10 23:52
比较常见的降血糖粮豆食品
粳米:甘、平。补脾、肺,益肠胃,除烦止渴,补中益气。含淀粉、蛋白质、脂肪、有机酸、单糖、钙、铁、B族维生素等。高粱:涩、温、无毒。和胃健脾,温中止泻。是糖尿病病人减少淀粉的代用品,与玉米、豆面、面粉和成混合面,蒸制成窝头,香甜可口,强身耐饥,是糖尿病的良好主食。糖尿病合并有怕冷、大便溏泻者可以食用高粱皮,因为皮中含有鞣酸,影响糖的吸收,所以食时最好不去皮。玉……
时间:2006-6-10 23:52
比较常见的降血糖进补中药
玉竹:味甘,性平,归肺、胃经。能滋阴润燥、生津止渴,具有降血糖作用。玉米须:味甘,性平,归心、小肠经。能利水消肿,平肝利胆。麦芽:味甘,性温,归脾、胃、肝经。麦芽浸液口服能使人血糖降低。枸杞子:味甘,性平,归肝、肾、肺经。滋阴补血,益精明目。含有胍类衍生物,具有显著而持久的降糖作用。海带:咸,寒,无毒。软坚、散、利水。含有藻胶、氨基酸、核黄素、维生素C、钾、……
时间:2006-6-10 23:52
刺梨粥可以保肝利胆防结石
在临床进行胆石症食疗过程中,发现刺梨粥对防治胆石证有较好的作用。原料:刺梨100克,粳米150克。制法:刺梨洗净去刺切成薄片;粳米淘洗干净,先加水常法煮粥,初沸时放入刺梨,稍煮即可。粥宜清稀,不必粘稠。食法:每日早晚分服。用于预防胆石证时可经常吃,每周1次;用治胆石证时宜连服一段时间;用于多发性胆石证、泥沙样胆石证者,或发作频繁、症状逐渐加重者,此粥可作为辅助治疗……
时间:2006-6-10 23:52
胆结石病人为何不宜多吃糖
胆囊结石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但胆汁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囊与胆固醇与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胆结石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这二者在胆汁中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胆固醇是溶解状态,随胆汁排出。如果胆盐过多,或者胆固醇过多,二者失去正常的比例关系,胆固醇便处于过饱和状态,胆汁中过多的胆固醇便沉淀下来,形成结石。如同时胆囊还有炎症、蛔虫卵、坏死组织及胆勾素者,结石就……
时间:2006-6-10 23:52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二种汤剂
原发性肝癌是常见的癌肿之一,在亚非地区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为上腹部不适、隐痛,食后闷胀,腹内肿块,肝脾肿大,黄疸,腹水,尿黄等。(一)化瘀汤加减[用料]红花9克桃仁9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穿山甲15克牡蛎30克(先煎)八月扎9克香附9克郁金9克&……
时间:2006-6-10 23:52
肥胖症病人饮食宜忌有哪些
肥胖症病人饮食宜高蛋白,减少脂肪摄入量,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宜多吃蔬菜和水果、瘦肉、鸡蛋、鱼类、豆类,以减少主粮;宜多吃冬瓜、赤小豆、黄瓜、萝卜、竹笋、木耳、茶叶、荷叶、山楂、兔肉等具有减肥作用的食物;宜多食带酸味的食品,如话梅、酸梅、杨梅、杏干、山楂片等,有助于消食减肥。肥胖症病人饮食忌盲目戒食而造成不必要的体内代谢紊乱、能量供应不足;宜少吃花生米、瓜子、奶……
时间:2006-6-10 23:52
注意孩子要发胖五岁是个坎
湖北武汉流行病学调查共调查了1.6万名7岁以下的儿童1189人,检查出单纯性肥胖儿童超过同龄小孩标准体重的20%,这些“小胖墩”有的出生时非常瘦弱,但一到5岁,就象“发酵”一样膨胀起来。本次调查还发现,从5岁开始,肥胖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肥胖的根本原因是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不平衡。为何5岁是儿童肥胖的高峰?专家分析,这可能与从该年龄起,儿童的食谱增宽、食量增大,摄入过……
时间:2006-6-10 23:52
恐惧肥胖引发的“暴食症”
20世纪80年代,一种奇怪的病症在西方国家日渐增多,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患者无节制的大量进食,进至自我引吐,日复一日,不能摆脱。“暴食症”于1979上首次得到确认,在北美青年中的发生率为1%-3%,女性远远多于男性,国内也时有所见。据香港医学界统计,近年来暴食症呈上升趋势,80年代香港只发现两例,而90年代患者大增。1998年发现了28例,且全都是年轻女性。国外学者皮埃尔·埃梅教授……
时间:2006-6-10 23:52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第358期]尿频尿急,不一定是发炎
[第358期]尿频尿急,不一定是发炎
OAB(Overactive Bladder),膀胱过度活动症,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
[第357期]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
[第357期]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
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耳鸣
[第356期]不一样的肝脏结节
[第356期]不一样的肝脏结节
肝脏结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并且引起肝小梁排列紊乱所形成。肝结节
[第355期]头晕,您了解吗?
[第355期]头晕,您了解吗?
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