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返回首页
开启辅助访问
立即注册
登录
博客
有道
对对碰
杂谈
|
生活
食疗
健身
男女
心理
老年
偏方
用药
|
不孕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精神
口腔
泌尿
社区
焦点
俱乐部
就医
|
医讯
育儿
中医
生殖
变装
青少
急救
自测
|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消化
心脏
血管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中健网
›
中健网门户
›
中医频道
›
中医养生
中医频道
搜索
搜索
文章
帖子
日志
用户
中医首页
中医杂谈
药膳养生
特色疗法
中西结合
辩证论治
词典图谱
名医大家
奇方妙药
■
中医养生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不能饮酒
酒类每克中含14.64千焦(3.5千卡)热量,为高热量食物,有消耗体内热量的作用。过量的酒类可以发生高脂血症或造成代谢紊乱,使肝脏负担加重。糖尿病病人在饮酒时,进食一些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血糖即可升高,使糖尿病失去控制。常饮酒而不吃食物,可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使血中葡萄糖量减少,出现低血糖症状。因此,重症糖尿病合并肝胆疾病者,尤其是正在使用胰岛素和口服降血糖药物的患者,……
时间:2006-6-10 23:48
糖尿病病人不宜食用木糖醇
糖尿病病人因不能食用精制糖类,而用木糖醇来代替蔗糖。木糖醇在某种意义上讲可起到增加甜度的作用,但食用过多不利于糖尿病的治疗,而且还可引起血中甘油三酯升高,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木糖醇在代谢初始,可能不需要胰岛素参加,但在代谢后期,就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所以,木糖醇不能替代葡萄糖,也不能避免发生代谢紊乱,更不能降低血糖、尿糖和消除糖尿病的“三多”表现。因此,糖尿箔…
时间:2006-6-10 23:48
为何糖尿病病人不宜多吃盐
对于糖尿病的认识,医生们通常是把限制饮食,特别是限制进食含糖高的食品,作为重要的防治方法来指导患者,但是,对限制盐的摄入量则很少引起注意。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过多的盐,具有增强淀粉酶活性而促进淀粉消化,和促进小肠吸收游离葡萄糖的作用,可引起血糖浓度增高而加重病情。因此,糖尿病病人也不宜多吃盐。……
时间:2006-6-10 23:48
不能用不吃主食来控制血糖
有些人认为,在糖尿病的治疗中,重要的是饮食治疗,而饮食治疗是以控制主食摄入量来达到控制血糖升高的目的。这种想法,是不够正确的。因为葡萄糖是体内能量的主要来源。若不吃主食或进食过少,葡萄糖来源缺乏,身体就必然要动用脂肪,脂肪在体内分解生成脂肪酸,并在体内燃烧后释放出能量。由于脂肪酸产生过多,常伴有酮体生成,经肾脏排泄可出现酮尿,即“酮症”。因此,无论是正常人或……
时间:2006-6-10 23:48
鳖与药可以治疗肝硬变腹水
以下有两个方子可以用于治疗肝硬变腹水:方1:【处方】鳖1只,槟榔12克,大蒜适量。【用法】将鳖宰杀,去肠杂、头,洗净,加槟榔、大蒜共煮熟。食鳖肉,饮汤,连服数日。方2:【处方】鳖1只(约500克),大蒜125克。【用法】将鳖宰杀,去肠杂,洗净,同去皮大蒜清炖(不放精盐),炖至熟烂即可食用。两日1次,15日为一个疗程。呕吐不能进食者加生姜10克,腹胀者加白萝卜200克。……
时间:2006-6-10 23:48
胆囊炎患者一定要忌吃肥肉
胆囊是贮藏胆汁的器官。健康人吃下肥肉类的油腻食物后,先在胃里初步消化,然后进入小肠,在胆汁的作用上,使脂肪乳化、水解,最后被人体吸收。由于胆囊炎患者的胆管内壁经常充血水肿,再加上胆囊炎患者还多伴有胆石症,胆道常被堵塞,胆汁排不出去。脂肪类食物可以促进缩囊素的产生,从而增加胆囊收缩的次数,造成胆囊内压力升高,使胆囊扩张,致使病人疼痛加剧。所以,凡有胆囊炎的病人……
时间:2006-6-10 23:48
肝硬化患者食物治疗六方法
肝硬化有门静脉性和胆汁性两大类。发病率前者高。门静脉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是各种慢性弥漫性肝炎或广泛的肝脏质变性继续发展的结果,主要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小结性新生和纤维组织增生,从而使肝脏变形,质地变硬,故名肝硬化。本病85.2%发生于21-50岁之间,男女发病率为3.6-8:1。肝硬化临床上分为早期(即肝功能代偿期)、晚期(即肝功能失代偿期)。早期,临床症状不……
时间:2006-6-10 23:48
无症状澳抗携带者不要喝酒
无症状澳抗携带者,可无肝炎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这些人的肝组织可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病变。近年来,有人对无症状澳抗携带者作了大量肝穿刺组织病理学的研究,结果发现,90%的携带者肝细胞呈现慢性炎症,甚至可有早期肝硬变的改变。大部分澳抗携带者的肝脏已有潜在性的病变,属于轻型肝炎病人。酒精要经过肝脏代谢,其产物乙醇、乙醛……
时间:2006-6-10 23:48
肥胖者血型饮食关系新参考
人的血型可以决定他们的身体如何利用摄入的不同食物,例如爱斯基摩人和某些印第安人以肉食为主而很少吃蔬菜瓜果,但也很少惟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绝大多数都是O型血。0型血:可以靠吃瘦肉、动物肝脏、海鲜和绿叶蔬菜来控制体重,如果靠玉米、谷物、卷心菜、土豆来减肥的话,那将是徒劳。A型血:这类人适合以蔬菜为主的食谱,某些植物蛋白质,如大豆蛋白质对他们来说是……
时间:2006-6-10 23:48
孕妇产后吃红糖有什么好处
红糖,又名黑糖、赤砂糖,它是一种未经提炼的糖。据分析,每100克的红糖含钙90毫克,是白糖的3倍;含铁4毫克,为白糖的3倍。此外,还含有核黄素、尼克酸以及锰、锌、铬等微量元素。红糖入药,具有补血、散淤、暖肝、祛寒等功效,尤其适合产妇、儿童贫血时食用。在月子里,产妇怕受寒着凉,红糖可以祛风散寒;产妇失血过多,红糖可以补血;产后淤血导致的腰酸、小腹痛、恶露不净,红糖具有……
时间:2006-6-10 23:48
妊娠期间需要哪些特殊食品
怀孕使你需要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蛋白质需求量会增加一倍。几乎每种食品都或多或少含有蛋白质。你还需要摄取多种食品,因为其他营养物质分散在不同的食物中。1.叶酸绿叶蔬菜中含有叶酸,它是妊娠早期蛋白质合成的基础,也是血液细胞和新生细胞形成的基矗胎儿生长离不开叶酸。贫血和疲劳就是叶酸缺乏的症状(贫血还有其他原因)。如果贫血,就必须在每日进食中补充叶酸,因为体内不能……
时间:2006-6-10 23:48
乳母热能摄入对乳汁的影响
乳母既要提供乳汁中所含的热能,又要满足泌乳活动所消耗灼热能。乳汁含热能约为70千卡/100毫升,摄入食物的热能转变为乳汁热能时效率只有80%。一般乳母平均每日分泌800毫升左右乳汁,这就要额外增加800千卡左右热能;另外,授乳期的乳母机体代谢率高,较普通未授乳妇女高20%,每日约增加200-300千卡热能。乳汁分泌至第7个月达到高峰,9个月后逐渐下降,故在授乳的3-9……
时间:2006-6-10 23:48
为何孕妇不宜饮可乐型饮料
可乐型饮料是一种含可乐豆萃取物的充气饮料,可乐豆萃取物中含有咖啡因。据美国科学家分析,一瓶340克的可乐型饮料含咖啡因50-80毫克。由于咖啡因能迅速通过胎盘作用于胎儿,所以孕妇大量饮用可乐型饮料,就会使胎儿直接受到咖啡因的不良影响。早在60年代初期,就有人用小鼠做实验,结果证明给孕鼠咖啡因可使仔鼠发生颚裂、趾或脚畸形。以后又有人证实咖啡因可诱发受试动物的子代出现露脑……
时间:2006-6-10 23:48
为何孕妇要多吃些含铜食物
在70年代初期,人们发现了一种致婴幼儿于死地的疾病:患儿以贫血为主症,往往因精神异常、运动障得和全身动脉血管扭曲而夭折。体格检查可见头发扭卷,体温极低,且常常伴有骨骼损伤。医学界一时震动很大,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发现这是由于婴幼儿体内缺铜,使为机体新陈代谢提供能量来源的三磷酸腺苷合成量大为减少,以致不能满足生命之最低能量的需要所致。追根溯源,原……
时间:2006-6-10 23:48
孕妇应该多喝牛奶少吃桂圆
怀孕是母体的一个特殊生理调整过程,一个微小的受精卵,在280天左右长成一个3000至3500克重的胎儿。在整个孕期,母体约需要贮存钙50克,其中供给胎儿30克。母体如钙摄入不足,胎儿需要时会从母体的骨骼、牙齿中夺取,以满足生长的需要,这就使母体血钙降低,发生小腿抽筋或手足抽搐。许多因素会影响钙质被母体吸收。营养专家认为:孕妇补钙最好方法是每天喝200至400克牛奶,……
时间:2006-6-10 23:48
1 ...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 182 页
下一页
[第876期]让异物入气管伤害远离孩子
8月25日晚,北京儿童医院接诊一名因异物进入气管而危在旦夕的2岁儿童,经过
[第870期]土方治感冒是否可行?
夏秋交际,早晚温差大,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感冒,有些人选择抗一抗就过去了,
[第866期]放线菌素D到底是什么?
近期,“放线菌素D”这一药品被炒得沸沸扬扬,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
[第861期]夏末秋初蚊虫反扑如何应对
夏末秋初,蚊虫突然多了起来,气温下降加上雨水天气略多,为蚊子生长提供了
[第858期]从服务员烫顾客看烫伤处理
8月24日晚,温州林女士在一家火锅店吃火锅,要求男服务员加水时双方发生一
[第358期]尿频尿急,不一定是发炎
OAB(Overactive Bladder),膀胱过度活动症,过去有关名词较混乱,如女性尿道综合征、
[第357期]耳聋、耳鸣的中医药治疗
耳鸣耳聋是临床常见症状,常见于各科的多种疾病过程中,也可单独成为一种耳疾病。耳鸣
[第356期]不一样的肝脏结节
肝脏结节是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并且引起肝小梁排列紊乱所形成。肝结节
[第355期]头晕,您了解吗?
眩晕是神经科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头晕是常见的临床症候,是各医院门诊就诊的常见症状之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它不能代替您的医生或其他医务人员的建议。
Copyright © 2001-2025 HEALTHCN.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