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疾病库
订阅

疾病库

低钾血症
【概述】人体钾全靠外界摄入,每日从食物中摄入钾约50-100mmol,90%由小肠吸收。肾脏是排钾和调节钾平衡的主要器官,肾小球滤液中的钾先在近曲肾小管内被完全吸收,以后远曲肾小管细胞和集合管细胞再将过剩的钾分泌出来,从尿排出,使钾在体内维持平衡。但是,人体摄入钾不足时,肾脏不能明显地减少排钾,使钾保留于体内,故易引起缺钾。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平均4.2mmol/L。通常以血清钾<3.5mmol/L时称低血钾。但是,血清钾降低,并不一定表示体内缺钾,只能表示细胞外液中钾的浓度
分类:    2010-2-5 05:51
大骨节病
【概述】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现在本病的国际通用英文名称为KashinBeckdisease。【诊断】在大骨节病病区,依据症状和体征从临床上诊断Ⅰ、Ⅱ、Ⅲ度病人并不困难,诊断的难点主要在于早期患者。在永寿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提出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为:①指末节弯曲;②弓状指;③疑似指节增粗;④踝、
分类:    2010-2-5 05:51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多发性大动脉炎
【概述】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导致节段性动脉管腔狭窄以致闭塞,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肺动脉及冠状动脉亦常受累。少数病例合并动脉瘤样扩张。由于本病病因不明,临床表现复杂,故命名众多,如:主动脉弓综合征、慢性锁骨下动脉、颈动脉梗阻综合征、Martorell综合征、特发性动脉炎、年轻女性动脉炎、Takayasu动脉炎等,而我国则称之多发性大动脉炎。【诊断】㈠头臂型脑部缺血症状伴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或闻及血管杂音和/或上肢缺血症状伴血压降低或测不到,多普勒超声检
分类:    2010-2-5 05:51
多发性末梢神经炎
【概述】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多发性未梢神经损害的总称,主要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诊断】一、病史及症状:多有重金属(砷、汞、铅)接触史或呋喃西林、异烟肼等药物服用史,或维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二、体检发现:1.可有肢体远端为著的对称性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2.动障碍: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肢端皮肤发凉、苍白、发绀或出汗障碍,皮肤可粗糙变薄等。三、辅助检查:1.血
分类:    2010-2-5 05:51
单纯性甲状腺肿
【概述】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或结节性甲状腺肿,无明显甲状腺激素分泌异常。可呈地方性分布(地方性甲状腺肿),也可呈散发性分布(散发性甲状腺肿)。病因有1.缺碘:摄碘不足及需碘增加,长期摄碘过多也可阻碍碘的有机化而引起甲状腺肿。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摄食过多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的食物(卷心菜、萝卜、洋葱、大豆类食品)以及药物(如硫脲类、磺胺类、锂、钴、过氯酸盐、对氨柳酸、含碘药物等)。3.遗传性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诊断】一.病史、症状:常无特殊症状,仅甲状腺轻至中度肿大,后期形成多发性结节,甲状腺
分类:    2010-2-5 05:51
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
【概述】多发性消化道息肉综合征(GeneralizedGastrointestialPolyposisSyndrome),是指发生在中老年,具有消化道多发性息肉(为青年型错构瘤性或炎症性息肉),外胚层异常和伴有严重的间歇性腹泻、腹痛、肢体麻木刺痛等胃肠和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症候群。本征1955年由Crokhite及Canada报告。故又称Cronkhite-Canada综合征。发病年龄多在30~86岁,男性多于女性,约为1.5:1。【诊断】主要诊断依据包括:1.以腹泻、腹痛为主的消化道症状和外胚层
分类:    2010-2-5 05:51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
【概述】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简称纯红再障;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例。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又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诊断】慢性型者均应详细检查有无胸腺瘤,必须进行X线胸部后前位、侧位和20度斜位摄片,可检出85%~90%的胸腺瘤,CT扫描的检出率可达到100%。【治疗措施】胸腺瘤诊断一旦确立,应及早切除,术后贫血的缓解率可达
分类:    2010-2-5 05:51
多发性骨髓瘤
【概述】多发性骨髓瘤(MM)是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导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的一种恶性肿瘤。【诊断】一、病史及症状⑴病史提问:注意:①是否有接触放射线、苯及农药史。②有否骨痛、骨骼畸形、病理性骨折及浮肿。③有无不明原因的反复感染史。⑵临床症状:除乏力及贫血的一般表现外,骨骼疼痛、背痛最常见,如并发急性感染及肾功能不全,可有相应症状。二、体检发现皮肤粘膜苍白,局限性骨骼压痛,有病理性骨折者可见骨骼畸形,少数可伴肝脾轻度肿大,偶见髓外浆细胞瘤。三、辅助检查1.血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
分类:    2010-2-5 05:51
多囊肾
【概述】多囊肾(polycystickidneydisease)为遗传性疾病,是肾脏一种先天性异常。双侧肾脏披髓质均可累及,但在程度上可不同。在遗传方式上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诊断】ADPKD:早期肾囊肿很小、无临床表现时,诊断较难。下列表现明确诊断有上述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肾皮、髓质布满大小无数的囊肿;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有肝囊肿,颅内血管瘤,胰腺囊肿等肾外表现。对于肾外表现不明显,家族史不明确,患者只有单侧肾囊肿或囊肿数目较少时,应行影像学随访检查,包括超声波、C
分类:    2010-2-5 05:51
低血糖症
【概述】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浓度过低所致的综合症。一般以血浆血糖浓度<2.8mmol/L,或全血葡萄糖<2.5mmol/L为低血糖。儿童低血糖诊断标准比成人值低1.11mmol/L。【诊断】一.病史、症状及体征:取决于低血糖的速度、个体差异、年龄、性别(女性耐受力较强)及原发疾病。1.急性低血糖及病程短者呈交感神经兴奋症群,如激动不安、饥饿、软弱、出汗、心动过速、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震颤,一过性黑朦,意识障碍,甚至昏迷。2.亚急性及缓慢血糖下降者呈脑病症状,形式多种多样,但同一病人每
分类:    2010-2-5 05:51
单纯性肥胖症
【概述】肥胖症(obesity)是一组常见的、古老的代谢症候群。当人体进食热量多于消耗热量时,多余热量以脂肪形式储存于体内,其量超过正常生理需要量,且达一定值时遂演变为肥胖症。【诊断】根据体征及体重即可诊断。首先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身高查出标准体重(见人体标准体重表),或以下列公式计算: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如果患者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即可诊断为肥胖症,但必须排除由于肌肉发达或水分潴留的因素。临床上除根据体征及体重外,可采用下列方法诊断:1、皮肤皱摺卡钳测量皮
分类:    2010-2-5 05:51
丁型病毒性肝炎
【概述】丁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DNA病毒共同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输血和血制品传播,与乙型肝炎的传播方式相似。HDV与HBV重叠感染后,可促使肝损害加重,并易发展为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诊断】急性丁型肝炎的诊断,需靠特异血清学检查确定。临床遇到原为慢性HBsAg携带者,突然出现似急性肝炎症状,或病程中有双峰型胆红素和ALT升高者;或原有慢性乙型肝炎突然病情加重,或迅速发展为慢活肝、重型肝炎者,均应考虑HDV重叠感染,及时进行特异血清学检查,以助诊断。【治
分类:    2010-2-5 05:51
胆囊管综合征
【概述】胆囊管综合征(BiliarCysticDuctSyndrome)是指胆囊管的机械性非结石性部分梗阻,引起胆汁排出不畅,胆囊内压升高所致的一组以胆绞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本征也称胆囊管部分阻塞综合征,胆囊运动障碍综合征,原发性慢性胆囊管炎,Cozzolino胆囊管综合征。【诊断】1.有餐后胆绞痛或右上腹不适,但无寒战高热、黄疸和白细胞升高。2.口服胆囊造影剂或放射性核素胆系扫描可见胆囊充盈良好,但有排空延迟及胆囊管改变。3.B型超声、CT、X线胆囊造影等检查未发现胆囊结石和占位性病变。
分类:    2010-2-5 05:51
大网膜扭转
【概述】大网膜扭转(TorsionoftheOmentum)较为少见,男多于女,发生年龄3~75岁,多见于25~50岁,以肥胖者为多,本病可引起明显腹痛和胃肠道症状,不易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诊断】大部分患者有较大范围的压痛及轻度反跳痛,有时可触到包块。术前常误诊为阑尾炎或胆囊炎。Mainzer等收集165例,术前仅1例诊断正确。辅助检查约半数患者末梢血白细胞增高。【治疗措施】手术切除能获满意效果。由于扭转常造成网膜血管梗死,故切除范围要大些,一般切除应在扭转部位以上2~3cm处。【病理改变】网
分类:    2010-2-5 05:51
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
【概述】胆道运动功能障碍综合征(BiliaryTractDyskinesisSyndrome)又称为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Oddi括约肌闭锁不全;Oddi括约肌松弛症;Vater壶腹闭锁不全。本征一般分为功能性,病理性,机械性三种,但以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等为多见。【诊断】本病诊断常较困难,若怀疑本病时,可做胆道造影。钡剂造影,B型超声及CT检查等以排除胆道器质性疾病。【治疗措施】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对症处理及合并症的治疗。若为功能性,可采用抗痉挛药物,也可应用中药治疗。【临床表现】患者多
分类:    2010-2-5 05:51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