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不孕不育 传染 儿科 耳鼻喉 风湿 妇科 腹泻 肝病 肛肠 骨病 呼吸 护理 精神 口腔 泌尿 男科 脑病 内分泌 皮肤 神经 肾病 失眠 消化 心脑血管 心脏 血液 眼病 整形 肿瘤
搜索
中健网 中健网门户 疾病库
订阅

疾病库

单纯性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
【概述】吕弗琉于1932年首先描述本病,故又名吕弗琉综合征。其特点为游走性肺部浸润伴外周血嗜酸粒细胞计数增高,肺部症状轻微,多数仅有轻咳,病程呈自限性,常于3~4周内自行痊愈。【诊断】本症的诊断主要根据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伴游走性肺部浸润灶,且临床症状轻微,能自愈等特点。怀疑由蛔虫感染引起者,可在症状出现2月后,即尾蚴在体内发育成虫后,作粪便集卵检查。【治疗措施】一般不需治疗。疑为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寄生虫所致者可予驱虫治疗。如症状显著或反复发作,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病因学】本症很可能为肺
分类:    2010-2-5 05:51
抽动障碍
【概述】抽动障碍(ticdisorder)是指起病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无目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群运动抽动(motortics)和发声抽动(vocaltics),并可伴发其他行为症状,包括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伤和强迫障碍等。抽动障碍的病因尚未明白,病程不一,如长期持续,可成为慢性神经精神障碍。【诊断】主要根据病史和临床检查,细致直接观察抽动症状和一般行为表现,对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抽动障碍患儿在医师面前,可能短暂控制抽动,易被忽视而漏诊。另因伴发行为症状易被误诊
分类:    2010-2-5 05:51
粗制棉子油中毒
【概述】棉子含棉子色素腺体,以棉子酚类色素为主,可引起神经、血液、肝、肾等脏器组织细胞的损害。误服棉子、棉子饼、大量或长期食用未加精制的棉子油(内含棉酚高于国家标准多倍)均可致棉酚中毒(gossypolpoisoning),患者多见于产棉区。【治疗措施】食入不久者当给催吐及洗胃并服泻剂,食入时间超过半天者应给高位洗肠,静脉输液,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病人易有低钾血症,应及时补钾,开始静脉滴注5~10天,以后口服维持量10~30天,对复发病例,需用维持量更久。在补钾过程中,应以心电图及血钾测定值作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湿疹样皮炎
【概述】传染性湿疹样皮炎(DermatitisEczematoidesInfectiosa)是在感染性病灶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局限性急性湿疹样皮炎。向附近逐渐蔓延,往往成片渗湿及结痂,也可以干燥及脱屑。【诊断】根据本病是在感染病灶的基础上,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水疱、脓疱等急性湿疹样病变的特点不难诊断,但要与接触性皮炎、湿疹、脓疱病及皮脂溢性皮炎区别。【治疗措施】首先使用抗生素清除原发的感染病灶,可做抗生素敏感试验,以便选用敏感抗生素。可使用强的松,地寒米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可使严重的急性炎症迅速减轻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软疣
【概述】本病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治疗措施】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病原学】感染人类的痘病毒有许多(见表)。引起本病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约为300×200×100μm。电镜研究,病毒的形成与胞质有密切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脓疱病
【概述】传染性脓疱病(LmpetigoContagiosa)又称脓疱疮、传染性脓痂疹、俗称黄水疮。是一种最常见的化脓性皮肤病,由化脓球菌所致,主要表现为浅表的脓疱和脓痂,接触传染,蔓延迅速,多发生于夏秋季和暴露部位,容易在儿童集体中流行。【诊断】根据损害的临床特点、发病季节、年龄、部位、基本损害为脓疱,脓疱周围有红晕,疱液上清下浊,愈后不留疤痕,传染性强,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脓液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特点,一般不难诊断。【治疗措施】病人应注意一般健康,注意皮肤卫生
分类:    2010-2-5 05:51
痤疮
【概述】痤疮(Acne)又称粉刺,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患。好发于青年,主要发生于面部和胸背等处。表现为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治疗措施】1.注意调节消化道功能,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和刺激性食物,要常用温水,含硫磺或其他去脂消炎的香皂洗涤患处。2.不要用手抠或挤压粉刺,不要使用油脂类化妆品和皮质类固醇激素。3.禁用溴、碘类药物。4.向患者解释清楚痤疮是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主要是因性激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治疗可以减轻皮损,但很难完全消退,而随内分泌变化可周期性加重或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性病学)
【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系由Epstein-Barr(E-B)病毒所致。该病毒形态上很像疱疹病毒,其特征包括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脾肿大、血淋巴细胞增多和异常,血中有嗜异凝集素。【诊断】根据发热,膜性扁桃腺炎,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皮疹。咽腭部出现淤点很有诊断意义。血象:有10%或更多异形淋巴细胞。血嗜异凝集试验阳性,第1周达60%,第2周又增加10%。E-B病毒抗体存在,不难诊断。【治疗措施】发现病人即时隔离。目前尚无特效疗法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红斑
【概述】传染性红斑(ErythemaInfectiosum)又称第五病,可能是病毒引起的良性传染性疾病。【诊断】根据面部有蝶形水肿性边界清楚的红斑。具流行性、全身症状轻微。常见于春季的儿童,即可诊断。【治疗措施】患病期间,需要隔离至皮疹消退为止。一般对症治疗,无需特殊处理。【病因学】由于本病常在儿童中集体发生,有些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但未分离出病毒。也可能是一种肠道病毒。【临床表现】潜伏期为5~14天。病人多数为4~12岁儿童。常突然发疹而无全身症状,仅少数病人轻微发热,有时出现咽痛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概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是一种急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病程常具自限性。临床上表现为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咽痛、周围血液单核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血清中可测得抗EB病毒的抗体等。在青年与成年发生的EB病毒原发性感染者,约有半数表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非洲儿童的Burkittis淋巴瘤(BL和鼻咽癌仅发生在曾感染过EB病毒的患者,且在BL和鼻咽癌的肿瘤细胞中均带有EB病毒的DNA以及病毒决定的核抗
分类:    2010-2-5 05:51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概述】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是由SARS冠状病毒(SARS-CoV)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传染性、可累及多个脏器系统的特殊肺炎,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临床上以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部分病例可有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部X线检查可见肺部炎性浸润影、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
分类:    2010-2-5 05:51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概述】春季卡他性结膜炎(vernalconjunctivitis)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季节性很强,常侵犯双眼。每当春暖花开时发病,到秋末天寒时症状消失。每年复发,轻症者3~4年后即不再发,重症者可连续复发10余年。本病特点为双眼奇痒,睑结膜出现大而扁平的乳头及角膜缘附近结膜胶样增生,分泌物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治疗措施】治疗发病季节,可戴有色保护眼镜,尽量避免接触花粉、强烈的阳光和烟尘。局部滴用0.15%的可的松眼药水,症状消退甚速,但不能根治,长期滴眼应注意副作用。滴用2%~4%色苷酸二钠溶液
分类:    2010-2-5 05:51
蚕蚀性角膜溃疡
【概述】蚕蚀性(或慢性匐行性)角膜溃疡,首先由Mooren(1867)所报告,故也称Mooren氏角膜溃疡。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由于病因不清,病情顽固,且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迄今仍被视为一种极为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诊断】根据慢性进行性发展的病史,典型的溃疡病变图象,临床诊断并不困难。然而在病变初期须与单纯性边缘性角膜溃疡,角膜边缘变性,Wegener氏肉芽肿,结节性多发性动脉炎或红斑狼疮伴发的的角巩膜缘的炎性溃疡与肉芽肿相鉴别。角膜边缘变性所致的炎症或溃疡灶,症状轻,发展慢,进行缘无潜掘边。变
分类:    2010-2-5 05:51
创伤性溃疡
【概述】创伤性溃疡是指口腔内残根残冠、牙齿的锐利边缘、错位牙、不良修复体等长期慢性机械损伤形成的溃疡;或由长期咬腮、咬颊、咬唇等自伤性不良习惯造成的溃疡。溃疡的形状与刺激因子完全契合。【诊断】有机械刺激病史或在病损附近发现机械刺激因素存在。溃疡外形与刺激因素形态相吻合。若去除刺激因素,溃疡在短期内即可愈合。若在去除刺激因素后溃疡不愈合,则应进一步检查确诊。【治疗措施】(一)物理性损伤首先应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拔除残根、残冠,修改或拆除不合适的修复本,磨改锐利的牙尖或切嵴。磨钝乳切牙之切嵴,溃疡未
分类:    2010-2-5 05:51
唇病
唇病
【概述】唇部炎症包括糜烂型唇炎(erosivecheilitis)、干燥脱屑型唇炎又名单纯性唇炎或剥脱性唇炎(exfoliativecheilitis)、腺型唇炎(glandularcheilitis)、肉芽肿性唇炎。【诊断】1、干燥脱屑型唇炎根据病损表现,是以鳞屑剥脱为主的症状诊断。2、湿疹糜烂型唇炎根据临床表现有唇部充血、水肿、糜烂、渗出直至结痂;此外,有日光照射病史等诊断。3、腺型唇炎根据上述临床表现,不难诊断。病理学检查可见有炎细胞浸润于腺管、腺泡间,可有腺导管扩张,腺体分泌亢进,血管充
分类:    2010-2-5 05:51
关于我们 | 免责声明 | 版权申明 | 隐私政策 | 推广服务 | 联系我们
中健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及建立镜像
返回顶部